絕味食品門店突破1萬家 預計2018年凈利增近三成
2019-01-25 09:26:20 來源:證券日報
2019年1月24日,絕味食品發布2018年業績快報,營收凈利再次收獲兩位數的增長。 業績快報顯示,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43.68億元,同比增長13.4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2億元,同比增長27.87%。
絕味食品董秘彭剛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經營業績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使得公司凈利潤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是公司規模效應顯現,期間費用率有所降低。”
另據其透露,截至目前,公司旗下門店已經突破10000家大關。
鴨脖主業穩健增長
2018年,絕味食品提出“迎萬店、再遠航”的經營方針,一方面渠道下沉積極開拓國內市場,快速推進海外市場開發力度,搶占空白地帶,繼續保持規模優勢;另一方面,公司通過營運能力升級,豐富產品種類,優化空間效能等進一步促進單店收入增長。
半年報顯示,絕味食品上半年門店凈增406家。據了解,公司下半年門店增速略高于上半年,整體增速符合每年門店凈增800家至1200家的規劃。
目前,絕味食品已經形成了覆蓋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直營和加盟連鎖銷售網絡。據彭剛毅透露,截至目前,公司門店已經突破萬家大關。2019年,公司將逐步推進東南亞等地業務,海外市場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
可轉債鞏固供應鏈核心優勢
目前,絕味食品在全國擁有19個生產基地,每個基地可輻射半徑300公里至500公里區域,以支撐其生鮮日配的能力,構筑供應鏈壁壘。
2019年1月份,絕味食品公開發行可轉債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批復,為公司進一步擴大產能、鞏固供應鏈核心優勢奠定了先發基礎。此次可轉債公司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0億元,用于天津、江蘇、武漢、海南四個生產基地及山東倉儲中心建設,規劃新建7.9300萬噸生產產能及3萬噸原材料儲存能力。
按照規劃,公司發行可轉債重點在京津冀、長三角等核心區域提前布局高標準、自動化生產能力,提升華北及華東兩大市場的供貨能力及產品質量。
據了解,募投項目所在地的天津、江蘇、湛江(海南)生產基地以租賃方式投建,公司將用自動化、高環保標準工廠替代租賃工廠,達產后將關閉天津、江蘇和湛江的租賃產能,預計本次募投項目凈增產能6.33萬噸,將有效緩解局部市場產能不足的情況。
彭剛毅表示,公司每開拓一個新的市場區域,必先建立相應的產品供應和物流配送體系,這些生產基地將很好的輻射到各個區域市場,是公司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障食品安全的核心支持。
搶占千億元鹵制品市場
行業數據顯示,2018年鹵制品的行業規模約在870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1201億元。
有市場人士認為,隨著絕味食品規模效應的日益凸顯,穩坐鹵制品行業頭把交椅或指日可待。
目前按照零售口徑計算,絕味食品市占率約為9%,位列第一位,周黑鴨市占率約為5%,紫燕市占率約為3%、煌上煌市占率約為3%,久久丫占比為1%。
從區域覆蓋來看,絕味食品在華中、華東都占有26%左右的比例。在上海、長沙強勢城市,大眾點評搜索結果分別為409個和364個,而在合肥、大連等省會城市門店滲透率仍有提升空間。(何文英)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