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概念股“開門紅”豬周期行情拐點有望提前到來
2019-02-12 10:41:38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月11日,豬年A股首個交易日,豬肉概念股也應聲全線爆發。
截至收盤,雛鷹農牧(002477,SZ)、新五豐(600975,SH)、正邦科技(002157,SZ)、天邦股份(002124,SZ)、唐人神(002567,SZ)漲停,溫氏股份(300498,SZ)、金新農(002548,SZ)、新希望(000876,SZ)等也取得超過6%的漲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中旬,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據監測,2018年1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4.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8.3%,連續3個月跌幅超過5%的預警線,“意味著今年下半年生豬上市量偏少,豬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春節假期,屠宰企業這些都是放假的,節后剛剛開市這兩天,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豬價已經漲了接近1塊錢。”生豬預警網首席分析師馮永輝介紹,相比節前低迷,節后部分地區生豬供應出現短缺,表現在豬價上,有地區上漲最大超過1元/公斤,“逆轉得非常快。”
搜豬網數據顯示,今日,豬價日環比上漲最大的是黑龍江,瘦肉型豬出欄均價達到11.18元/公斤,對比上一日10.09元/公斤的價格,上漲了1.09元/公斤,吉林、遼寧出欄均價日環比也分別上漲0.46元/公斤、0.27元/公斤。
有分析認為,2018年相關疫情的出現,加速了本輪豬周期產能出清速度,本輪豬周期行情拐點或提前到來。申萬宏源預計,豬肉價格持續超季節性上漲將貫穿2019年全年。
天風證券分析也指出,2019年整體豬肉供應大概率低于2018年,豬價均價也將高于2018年。馮永輝也預測,2018年下半年出現的疫情,對母豬、仔豬和肥豬均有影響,進而影響供需關系,“今年下半年,豬價上漲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
據了解,相關疫情發生后,對生豬調運的限制使得國內生豬價格區域分化顯著,加速了養殖主產區產能去化。對于生豬調出省而言,疫區持續虧損,產能加速淘汰;非疫區豬價低迷,補欄嚴重放緩。對于生豬調入省而言,雖然豬價上漲情況下補欄情緒高漲,但是養殖產業基礎薄弱等原因導致補欄量難以彌補產出省的減少。
今年1月16日,農業農村部舉辦2019年第一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唐珂就建議,廣大養殖場戶在做好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的基礎上,適時調整養殖結構,增加補欄。農業農村部也將督促各地進一步落實保障生產供給、暢通種豬和仔豬調運的相關政策,盡量保證肥豬正常出欄,補得了、賣得出,解決廣大養殖場戶增養補欄的后顧之憂。(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張海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