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P2P整治加碼 網貸存量規模將萎縮

2019-02-14 09:50:24 來源: 證券日報

目前,P2P網貸行業的整改步伐仍在繼續。近期,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發布了“175號文”和“1號文”兩個重磅文件。同時,上海、北京等地發布公告對P2P網貸機構進行核查。

“從目前的監管思路來看,監管機構正綜合通過存量清理、轉型引導、切斷風險傳染鏈條等方式,逐步化解P2P行業潛在風險,為備案的推進掃清障礙。”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平臺影響上看,對嚴格合規的大平臺是利好,除此之外的各類平臺,或將加速退出市場,一個客觀的結果就是,P2P網貸業務的存量規模與市場影響會不斷萎縮。

網貸之家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下降至1009家,相比去年12月底減少了16家。據不完全統計,1月份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16家。

數據顯示,1月份沒有新上線平臺,根據統計結果顯示,這已經是P2P網貸行業連續第6個月沒有新平臺上線。截至2019年1月底,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達到5433家,P2P網貸行業累計平臺數量達到6442家(含停業及問題平臺)。

據了解,近期,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簡稱“175號文”),提出了將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余機構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關于進一步做實P2P網絡借貸合規檢查及后續工作的通知》(下稱“1號文”)指出,完成行政核查的P2P平臺,需逐步完成實時數據接入。對于那些不配合P2P平臺,將逐步予以清退。

同時,地方監管仍加碼,繼去年12月深圳和杭州提出控制規模的要求后,1月18日,上海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發文表示,目前上海各區正在深入開展對120余家P2P網貸機構的現場核查工作。各網貸機構應嚴格落實國家有關部門關于壓降存量業務規模、出借人數量、借款人數量的“三降”要求。對合規整改難度較大、規模相對較小及其他風險問題相對突出的網貸機構,應妥善制定良性退出方案、及時退出市場;北京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日前公告,要求在P2P網貸機構行政核查期間各方積極配合,不得以行政核查為借口拒絕履行自身義務;1月31日,廣東要求各網貸機構2月25日前須完成出借人風險提示。

薛洪言認為,就現階段而言,網貸行業處于快速分化期,尤其是175號文出臺之后,大量的平臺因合規性較差面臨集中退出問題,容易引發新的不確定性,從防風險的角度,需要斬斷兩個風險傳染鏈條:一是行業內部基于恐慌情緒的流動性風險傳染鏈條,需要正確引導出借人預期,做好平臺分類和信息披露的透明化,避免差平臺的退出對好平臺帶來負面影響;二是從網貸行業向傳統金融體系的風險傳導,強化傳統金融機構與網貸平臺在融資、擔保增信等方面合作管理。整體上看,網貸行業的首要任務是化解存量風險,盡快推動備案落地,促使行業發展回歸到常態經營軌道上來,在現有的監管要求下,對網貸平臺進一步加碼的空間不大。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