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MSCI擴容在即 外資“知春”加速進場

2019-02-20 11:49:03 來源:中國證券報

本輪A股“春季躁動”行情中,外資加速流入無疑是重要的推手。截至2月19日,2019年以來滬深港通凈流入A股資金已接近1000億元,超過上季度外資流入的總和,其中1月就凈流入逾6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外資在此時加速入場有什么玄機?機構人士分析稱,MSCI指數A股擴容結果下周即將揭曉,疊加QFII額度提升,今年年初外資“搶跑效應”明顯。

據此前安排,MSCI計劃分兩階段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業內人士預計,這將給A股帶來數千億元增量資金。再考慮到A股將納入富時羅素指數、標普道瓊斯指數,今年外資流入A股的資金量有望達到6000億元。在此過程中,金融、消費等領域的大市值龍頭股更可能獲得外資青睞。

外資“搶跑”催化開門紅

2019年年初,A股“春季躁動”如期上演。截至2月19日收盤,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等主要股指均上漲10%以上。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市場為何出現如此強勢的反彈?機構人士指出,從數據上看,外資加速入場無疑是本輪行情的重要推手。

數據顯示,1月外資累計凈流入606.88億元,創滬深港通開通以來最大單月凈流入紀錄,2月截至19日也凈流入約383億元。按照這一速度預測,今年前兩個月,很大概率有超過1000億元的資金凈流入A股。

“1月以來,陸股通周均北向凈買入金額132億元,處于2018年以來的較高水平。而行業漲幅與外資流入情況也出現明顯的正相關,比如漲幅居前的家電、食品飲料、非銀金融,均是外資重點買入板塊。”光大證券策略及消費行業聯合研究團隊表示。

Wind數據顯示,年初以來,A股市場上消費、金融等權重板塊普遍實現15%左右的漲幅,其中電子、家用電器、農林牧漁行業累計漲幅均超過20%,緊隨其后的食品飲料、非銀金融、計算機等行業的累計漲幅也超過15%。

光大證券策略及消費行業聯合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從滬/深港通前十大活躍個股的成交明細來看,外資重點買入的個股年初以來漲幅均達到20%左右,外資買入額占到這些白馬股區間成交額的20%-30%。

海外資金有望加速進場

外資為何在這一階段加速入場?機構人士認為,外資加速配置A股的動力主要有兩點:其一,年初以來,美股出現一波反彈行情,全球風險偏好回升,新興市場股市也受到提振,估值處于歷史低位的A股相對性價比提升;其二,中國資本市場開放與MSCI權重增加的預期吸引外資提前布局。

“近期無論是人民幣升值,還是外資不斷加大A股配置力度,都在反映全球資本對新興市場經濟的態度,尤其是對中國經濟復蘇的態度,悲觀預期有所扭轉。”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篤慧稱。

此外,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提速。今年1月QFII額度從1500億美元提升至3000億美元,疊加MSCI指數A股擴容結果下周即將揭曉,為此次外資“搶跑”提供了有利條件。

去年9月,MSCI就進一步增加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展開咨詢,此次咨詢結果預計在2019年3月1日前公布。據此前安排,MSCI計劃分兩階段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實施時間將分別在2019年5月和8月。

機構普遍認為,若這一計劃得以通過,將給A股帶來數千億元增量資金。國金證券策略研究李立峰團隊稱,假設MSCI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具體執行會分兩步走,兩步增量資金合計約3638億元。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李少君團隊更樂觀地表示:“如果A股納入MSCI的比例從5%順利提升到20%,對應的海外增量資金將超過5000億元,這與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1月12日所表示的‘預計2019年外資流入中國股市規模會進一步增加,6000億元規模可以預期’基本一致。”

進一步看,2019年6月,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將生效;9月,A股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將生效,也意味著將會給A股帶來更多的海外增量資金,這無疑有助于市場估值加速修復。

大市值龍頭股更受青睞

外資持續流入,在改善國內市場資金面供需的同時,其配置偏好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市場的風格選擇,哪些板塊將最受外資青睞呢?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指出,根據MSCI披露的信息來看,通信服務、金融、非必需消費占比超過20%,是MSCI指數權重最高的三大板塊。

“外資在A股持股的偏好較為穩定,主要偏好大市值、高ROE股票。”光大證券策略及消費行業聯合研究團隊表示,市值方面,2018年年底陸股通持股比例最高的依然是1000億-2000億元、2000億-5000億元規模的股票,陸股通累計凈買入規模占流通市值比例分別為4.04%和3.73%,較2017年年底提升1.87和1個百分點。ROE方面,2017-2018年,在ROE20%-30%及高于30%的兩組,陸股通持股比例明顯高于其他ROE區間。

李少君團隊同時表示,在外資大幅流入的背景下要更為關注結構性影響。“根據韓國等地區的歷史經驗,海外資金偏好高市值、穩盈利、高流動性的個股,同時更為偏好本國的優勢產業。映射到中國而言,對應的是消費行業和科技端制造業。往后看,外資流入的趨勢不變,這意味著消費等行業的結構性沖擊全年可持續。”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