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券商研報持續力薦銀行股 機構調研“最八卦”信貸投向

2019-03-12 09:50:46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張歆

隨著A股市場交易熱度的提升,券商分析師的研報獲得了更高的關注,甚至是投資者的跟隨。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券商研報對于部分非銀行業金融股估值的看法存在分歧,但是對銀行股的估值還是普遍非常“友好”。

此外,從機構們對上市銀行的調研頻次來看,其對于區域銀行還是非常關注的,4家銀行在2個多月內已經迎來了58家次機構的67人次調研,其被關注的問題更是宏觀到“信貸意愿”、微觀到“市場份額”。

券商研報力薦銀行股

由于上市銀行整體估值此前嚴重低估,即便是經過了2月底以來的快速拉升,目前板塊的平均市凈率還未能回到1倍,因此分析師對于銀行股、尤其是老牌上市銀行還是抱有積極推薦的態度。即便是最近對個別金融股持較為消極態度的券商,對于銀行股也是非常期待的。

中信證券分析師上周提示,關注處于“政策和業績雙窗口期”的銀行的投資機會,并表示,“銀行板塊處于政策窗口期和年報披露季臨近,關注自上而下政策變化和自下而上業績分紅帶來的雙重投資機會。盡管銀行股上漲后、板塊平均估值上升,但從長周期看仍處在底部;而2019年決定銀行經營的政策、經濟和風險等要素都在朝著有利方向演繹,建議重視銀行股估值提升的投資機會。優選資產質量優異、具備息差彈性的銀行,投資組合包括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工商銀行、興業銀行和中國銀行”。

此外,平安銀行披露業績后,中信證券分析師維持對其的“增持”評級,并表示,“公司受益集團支持,仍有望實現外延式擴張;零售與資負配置轉向穩健,利好長期可持續發展;大力度風險處置后報表彈性大;預測2019年/2020年歸屬普通股股東每股收益分別為1.58元/1.82元,當前股價對應2019年業績為8.29倍PE/0.9倍PB”。

華泰證券研究團隊則在3月10日發表了對于華夏銀行業績快報的看法,認為其“凈息差提升,資本補充打開空間”,“業績好于預期,維持‘買入’評級”。對于平安銀行的年報,華泰證券認為,“零售轉型戰略持續推進,且決定2019年把對公業務做精做強有利于進一步促使銀行經營提質增效。維持‘買入’評級”。而華泰證券對于金融改革給區域銀行帶來的機遇也是十分期待。

此外,同花順研報欄目信息顯示,3月份以來,其余多家券商分析師也對南京銀行、杭州銀行、常熟銀行等個股、銀行業整體業績預測和宏觀數據對于銀行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點評,其結論均為看好。

當然,目前個別小盤次新銀行股的市凈率超過3倍,甚至已經遭遇了投資者“用腳投票”,不排除有券商研報提示風險(注:可能未被同花順研報頻道收錄,因此未被納入統計口徑),但是券商對于老牌上市銀行和龍頭上市銀行的態度還是非常友好的。

機構58家次調研4家銀行

相較于散戶投資者大多無奈的隔空喊話,機構分析師在發布研報前或許更習慣于“當面對質”。

公告顯示,今年以來,至少有4家上市銀行(其余部分上市銀行可能未披露相關信息)被機構現場調研7次。

鑒于多數調研都有多家機構同行,因此上市銀行高管們實際接待的機構數量為58家次、人員為67人次。其中,常熟銀行除了今年已在2次接待機構調研外,去年12月份還接待了3次調研。而寧波銀行、張家港行今年也已經各自接待了2次調研,紫金銀行接待了1次機構調研。

此外,上市銀行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今年以來,“目前信貸供給意愿是否已有明顯回升,信貸計劃投向何方”是最常被調研機構問及的話題。此外,機構也很關心“實體企業經營效益出現波動。對公貸款資產質量目前如何”、“銀行貸款定價和存款成本情況”、“住房按揭貸款的發放及資產質量”、“如何把控小微企業的風險”、“農商行如何本地化服務”等問題。

對于上述問題,常熟銀行表示,“資產端:我行將抓住有利時機,持續優化資產業務結構,加強政策即時傳導和額度科學管控,持續引導信貸資源向實體、小微、三農領域聚集。加快小微金融升級,優化小微資產結構,進一步提升個人經營性貸款占比。負債端:我行將深挖負債業務潛力,創新豐富存款產品,加大精準營銷,狠抓旺季工作,保持儲蓄存款優勢,增強對公存款穩定性,持續調整負債結構,穩定綜合融資成本。”

寧波銀行強調,“2019年,我行將積極落實監管機構的指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加大對民營和中小企業的支持”。

張家港行披露,“結合2019年的經濟形勢,我行將堅定差異化經營定位,信貸資源將重點支持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加大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和普惠金融信貸投放力度,堅持回歸本源和做小做散”,“我行貸款主要集中投放在張家港地區。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在張家港地區的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比重約為60%”。

紫金銀行表示,“目前信貸供給意愿有所回升。我行信貸儲備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體現在戶數顯著增加,貸款呈現多、小、散的特點。信貸投放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實體經濟投放有所提高,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業、制造業、建筑業和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此外,根據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推進農村商業銀行堅守定位強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的意見》,本行進一步提高了小微企業和涉農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適當放寬普惠金融領域貸款行業、期限管控限制;同時結合市場需要,做好小微企業和涉農企業產品創新,不斷滿足小微企業和涉農企業貸款需求。多措并舉,確保小微企業貸款和涉農貸款的增速和占比穩中有升,轄內農戶和小微企業建檔評級覆蓋面和授信戶數有效增加”。

從機構自身屬性來看,中外資機構都積極調研銀行股,具體包括券商、基金公司、保險資管公司、券商資管公司、銀行系資管公司等。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