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首批基金年報揭示投資新動向 新進增持1279只個股加碼三行業

2019-03-27 11:07:40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張穎 喬川川

編者按:基金年報是投資者了解基金投資動向與風格的重要途徑。3月26日,基金2018年年報開始陸續披露。統計發現,截至周二收盤,有950只基金披露2018年年報,重倉持有1466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新進增持1279家公司股票,主要扎堆在銀行、非銀金融和鋼鐵等三大行業。今日本報特對基金新進增持的個股進行深入的梳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中國平安等成基金前十大重倉股

基金年報是投資者了解基金投資動向與風格的重要途徑之一。首批基金年報披露的重倉股情況,成為近期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截至昨日,共有950只基金披露了2018年年報,共計重倉持有1466家上市公司股票,其中新進增持1279家公司股票。

進一步看,在上述1279家公司中,共有55家公司股票被100只以上基金重倉,中國平安、貴州茅臺、萬科A、招商銀行、保利地產、格力電器、伊利股份、興業銀行、中信證券、農業銀行、工商銀行、美的集團、東方財富、恒瑞醫藥、華泰證券、中興通訊、中國國旅和長春高新等公司股票被200只以上基金重倉。

持倉變動方面:36家公司被基金增倉1億股以上,其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中車、中國中鐵、中國建筑、永輝超市、中國中冶、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電建、中國人保、保利地產、中國鐵建、東方財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和萬科A等個股基金增倉股份數均超2億股。

從持倉總市值來看,有28只個股首批基金總持倉市值在50億元以上,中國平安(412.71億元)、貴州茅臺(253.19億元)、招商銀行(194.08億元)、伊利股份(165.80億元)、保利地產(130.89億元)、萬科A(124.37億元)、格力電器(124.35億元)、美的集團(111.57億元)、??低?100.95億元)和興業銀行(99.02億元)等個股成為首批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其余基金持倉超50億元的18只個股分別為:中信證券、農業銀行、中國石油、隆基股份、溫氏股份、五糧液、瀘州老窖、立訊精密、交通銀行、永輝超市、東方財富、長春高新、恒瑞醫藥、工商銀行、中國中車、民生銀行、中國太保和洋河股份。

作為首批披露年報基金的第一重倉股,中國平安在受到基金扎堆持倉的同時,也受到證金、匯金等大資金的看好。公司年報數據顯示,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為該股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持有該股54745.93萬股,較上期增持88.00萬股;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該股第七大流通股股東,持有該股48380.16萬股,較上期持倉未變。作為績優大藍籌股,其后市表現也受到了券商的集中推薦,近30日內機構給予的“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達到14家,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新進增持股扎堆銀行等三行業

基金新進增持股的行業特征是預判市場后市熱點的重要參考?!蹲C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梳理發現,上述1279家首批基金新進增持股主要扎堆在銀行、非銀金融和鋼鐵等三大行業,三行業內基金新進增持個股數量占行業內成份股總數比例均在50%以上,分別為:75.00%、56.34%、53.13%,另外,食品飲料、國防軍工、醫藥生物、計算機、電子、傳媒和通信等行業內基金新進增持個股數占行業成份股總數比例也較為居前,均在40%以上。

銀行板塊內招商銀行(194.08億元)、興業銀行(99.02億元)、農業銀行(84.85億元)、交通銀行(62.64億元)、工商銀行(58.93億元)、民生銀行(54.21億元)、寧波銀行(34.27億元)、平安銀行(25.14億元)、建設銀行(22.93億元)、浦發銀行(19.32億元)、光大銀行(14.53億元)和中國銀行(11.49億元)等個股基金持倉金額居前,均在10億元以上。

不過,銀行板塊年內市場表現較為疲軟,年內累計上漲9.07%,為28類申萬一級行業中,漲幅最小的板塊,明顯跑輸同期大盤(滬指年內上漲20.18%)。在績優、高股息率、基金青睞的背景下,銀行板塊后市表現受到了機構的普遍看好,信達證券表示:2018年以來,監管層對于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態度堅決,在經濟增速放緩壓力未出現明顯好轉之前,政策或有較強的延續性,市場對銀行資產質量的擔憂將有所緩解。當前上市銀行市凈率為0.90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估值水平有望繼續修復。中泰證券指出:2019年銀行股投資邏輯為基本面穩健+估值穩定。今年銀行業所處環境為金融監管中性、總量政策弱持續、倒逼的市場化改革增加。銀行業績的穩健性會超市場預期,估值由于市場資金結構的變化而保持穩定。2019年,銀行股會帶來穩健收益。

據記者梳理近期券商研報發現,在非銀金融、鋼鐵兩大基金重倉行業中,非銀金融后市表現更被機構普遍看好。天風證券指出:證券行業處于政策+業績雙驅動的階段,行業政策+業績有望持續超預期,繼續推薦龍頭券商。保險方面,資產端,股市好轉,10年期國債收益率企穩于3.1%以上;負債端,各公司全面進行保障型產品銷售,價值增長已進入回升通道。判斷全年及一季度保險公司業績高增長可期。

超20家機構看好17只績優股

從1279只基金新進增持倉股月內市場表現來看,共有808只個股跑贏大盤(滬指月內累計上漲1.91%),占比逾六成。國際實業、中國軟件、復旦復華、天邦股份、頂點軟件、美錦能源、長江通信、星輝娛樂和浪潮軟件等個股月內累計漲幅居前,均在50%以上。

從2018年年報業績來看,截至昨日,共有796只個股披露了年報或年報業績快報,其中571只個股年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另外,還有215只個股披露了年報業績預告,其中143只個股預計年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結合年報、年報業績快報以及預告來看,年報凈利潤實現或有望實現增長的個股占已披露年報相關業績個股總數的比例達到70.62%,顯現出基金對于績優股的青睞。

結合年報業績以及機構評級來看,華魯恒升、新城控股、用友網絡、深南電路、長春高新、新華保險、上海家化、先導智能、瀚藍環境、璞泰來、福耀玻璃、天虹股份、中國平安、招商蛇口、雙匯發展、伊利股份和索菲亞等17只個股值得關注,這17只個股年報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且近30日內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家數均在20家及以上。

上述17只個股中,伊利股份近30日內機構給予的看好評級家數居第一,達到35家,也是惟一機構看好評級數超30家的個股。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95.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89%,凈利潤64.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8%。公司作為分紅大戶,今年也不例外,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7.00元(含稅),長城證券表示:預計2019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14元、1.30元、1.46元,同比增長7%、14%、13%,維持行業競爭續存趨穩的判斷,伊利股份一方面憑借品牌與渠道優勢,不斷提升國內液奶市占率水平,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在新業務、新市場尋求擴張機會,力求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短期利潤率提升曲線可能更加平緩;長期看,考慮到伊利股份多元化布局下成為健康食品大平臺可期,仍給予“推薦”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17只個股中,長春高新為惟一近3個交易日股價創歷史新高的個股。該股年報業績表現搶眼,實現凈利潤100649.54萬元,同比增長52.05%,對于該股,國信證券表示:公司是生長激素龍頭,產品在醫保體系外,橫向擴容可復制性強。此次擬收購金賽剩余股權,期待理順股權結構和管理機制,綁定核心人員利益,夯實公司未來成長的基礎。假設金賽股權收購于2019年完成,則預計2019年-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18.5億元、24.7億元、31.8億元,并且假設可轉債全部轉成股份,稀釋后的每股收益分別為8.85元、11.79元、15.22元,維持“買入”評級。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