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未來應強化貨幣政策的“定向滴灌”功能
2019-05-31 10:44:34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劉琪
在近日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指導意見》。會議指出,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加快建立同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宏觀調控目標體系,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對于貨幣政策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中所發揮的作用,恒豐銀行戰略發展部研究員王麗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般來說,貨幣政策屬于總量性調控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效果較為突出,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調結構方面,央行也在通過定向降準等措施來發揮貨幣政策的滴灌作用,對于定向支持小微、普惠金融發展起到了較好作用。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未來一段時間,受全球經濟放緩、外部不確定性上升等因素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穩增長需求上升。貨幣政策在逆周期調節中首先要發揮總量調節作用,即保持貨幣供應量、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在具體政策工具選擇方面,全面降準、適時調整貨幣市場政策利率等數量型、價格型貨幣政策均有一定操作空間。這樣還可發揮貨幣供給、利率水平在宏觀經濟中的先行性作用,引導市場預期。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的攻堅階段,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也需要貨幣政策發揮結構性調節作用,前者包括新興產業及環保扶貧等領域,后者則以小微企業為代表。
王青認為,下一步貨幣政策在更加注重與財政、產業、區域政策協調的同時,將重點運用以再貸款再貼現、TMLF(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定向降準等為代表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強化定向滴灌功能。這或將成為未來貨幣政策的一個主要發力點。
同時,她表示,通過利率并軌等措施,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升貨幣政策效率,將是下一個階段央行的重要考慮。“我們判斷,未來在穩定商業銀行存款利率的同時,央行將會通過逐步停止公布貸款基準利率,強化現有貸款參考利率與央行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購利率、MLF利率)之間的聯系,引導商業銀行根據資金成本(根據存款利率及批發融資成本綜合計算)及合理的信用風險補償對貸款進行定價。從當下紓困小微、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的環境看,貸款基準利率并軌將先行一步,進而推動寬貨幣向實體經濟寬信用傳導。”王青說。
央行近期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
王麗娟認為,央行在把好“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會更加注重定向調控措施的運用。一方面,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中國杠桿率報告》,2019年一季度實體經濟杠桿率由2018年末的243.70%上升至248.83%,實體經濟部門杠桿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貨幣政策總量進一步寬松的空間有限;另一方面,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國內經濟增長動能逐步轉化,貨幣政策也需要適當運用定向降準、MLF等結構性貨幣工作,提高對民企、科創企業及普惠金融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
在王青看來,鑒于當前我國宏觀杠桿率仍然偏高,防控系統性金融風險已成為重要政策目標,未來在穩增長過程中,央行將會注意把握貨幣政策的實施力度,出現大水漫灌的可能性很低,而通過TMLF等創新型金融政策工具,實施定向滴灌、定向調控的特征會愈加明顯??紤]到促改革、調結構、補短板過程的長期性,定向調控有可能成為未來跨越經濟周期的一個持久性貨幣政策特征。
(策劃 劉琪)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