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行業安全標準已初步形成 安全能力將成平臺堅實壁壘
2019-11-05 16:14: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8年9月以來,在主管部門指導幫助下,各大網約車平臺開始陸續推動安全整改,加強平臺的安全能力建設。目前,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探索,網約車行業在安全建設方面整改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并形成了初步的安全標準。
當前,除主管部門要求的網約車安全規范外,各出行平臺的安全功能設置已基本覆蓋了乘客出行行程的前、中、后,做到全方位保障乘客的安全。
具體而言,“行程前”各平臺主要體現在司機背景審查,要求司機實名信息注冊,并添加緊急聯系人,加強司機端和乘客端的安全教育。“行程中”各平臺也紛紛推出行程錄音、安全提醒、隱私匿名號碼、行程分享、緊急求助等安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程中”,滴滴還具備行程錄像功能、實時位置保護、異常停留等功能。此外,滴滴還率先推出了集成多項安全功能的“安全中心”。而在“行程后”,除評價功能外,滴滴、還具有將司機拉黑功能,此功能可以有效的降低司機與乘客之間因矛盾而引發沖突的概率。
除網約車平臺自身具備的安全功能外,外部的合作建設也尤為重要。通過公開資料整理來看,目前在國內的主流網約車平臺中,只有滴滴有專門的安全客服和配合警方調證組。據滴滴發布的整改工作總結報告稱,滴滴客服團隊已擴大至9000人,并建立配合警方偵查綠色通道,400安全專線團隊7×24小時值班待命。
事實上,在持續推進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滴滴出行平臺在安全能力上的把控正在逐漸成為頭部企業發展、壯大最堅實的壁壘。而未來,安全能力上的角逐,也將把網約車、順風車行業的安全性帶上一個新臺階。
此外,在滴滴安全整改一周年是否有效、順風車是否該恢復等話題上,社會各界也有著不同的聲音。知名互聯網評論員丁道師認為,與公司的發展速度、效率相比,滴滴這一年把安全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經過一年的整改,將安全、合規放在首要位置,秉持“安全大于一切”的發展目標。
在丁道師看來,究其網約車服務模式的本質,司機才是平臺最核心的資產。無論有沒有滴滴,中國每天總會有十幾億人出行,該打車打車,該坐地鐵坐地鐵,各種出行方式都按部就班地運行,這是剛需難以改變。但是有沒有為出行的人提供高品質的服務,這個就會有很多變數,充滿了無限可能。“所以對于滴滴來說,作為還是不作為,消費者都在那里,但你如果有一批能提供品質服務的司機,就能滿足這些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反過來就能助推你的商業版圖擴張,進而實現盈利。”
各平臺在落實安全整改措施時,也將安全能力作為企業發展的一個重點。目前對比多家國內網約車企業整改方面,可以看出滴滴在安全能力及建設方面相對突出。而持續的安全能力也將是滴滴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做好的同時,也會是企業的壁壘和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