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電影“魔力”爆發 “魔法門”的開啟
2021-02-14 14:47: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統計數據持續急速飆升,售票平臺滿是“售罄”,觀后感“遍布”社交平臺——2021年,在因疫情防控上座率受限的情況下,神奇的春節檔仍展示出巨大的爆發力,“黃金檔期”,魔力十足。
“魔力”的爆發
此刻提及春節檔的“魔力”,《唐人街探案3》(下稱《唐探3》)應該體會最深,去年春節檔意外消失后,同檔期7部影片有的選擇線上播映,有的選擇在影院重啟后的其它檔期上映,對于多等了整整一年《唐探3》,這期間之所以選擇“咬牙堅持”,主要原因或許正是因為篤信春節這個黃金檔期的巨大消費潛力。
回報之豐厚顯而易見。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14日早8時,牛年春節檔總票房破同期紀錄超38億,《唐探3》累計票房已突破22億。大年初一上映首日,該片以10.05億的單日票房超過《復聯4》,創造了中國影史單日票房紀錄,也成為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最快突破10億的電影。
不可否認,一方面憑借系列電影前兩部的觀眾積累,一方面自身品質過關,作為一部商業片,《唐探3》是具有號召力的,但此番成為“爆款”,業內普遍認為,其牛氣沖天的票房成績與“合拍”春節檔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
輕松、熱鬧、適度的緊張刺激,明星、異域、適度的新鮮親切——這一切無疑與熱鬧的春節氛圍十分匹配,加上去年就打算在影院看續篇的觀眾足足多等一年疊加的“想看”,造就了春節檔魔力在該片上的大幅爆發。
“魔法門”的開啟
在“春節檔一票難求”的當下,人們幾乎難以想象,就在十年前,春節還是一年中電影生意最不好的時期之一,國人在春節這一闔家團聚的重要節日里,不論慶祝還是休閑,電影院尚不在考慮范圍內。
2010年,一部史無前例的3D電影——《阿凡達》首次將春節期間的中國人拉進了電影院。卡梅隆的傳奇故事、新奇的觀影體驗造就了春節排隊買票看電影的“奇景”。
偶然與必然,《阿凡達》的大熱除了帶火了2010年春節檔外,也令國人首度接受了春節看電影這一休閑娛樂選項。
“魔法之門”被打開,此后的幾年中,感知到這個檔期巨大潛力的海外大片開始有目標地發力,與此同時,內地電影產業也以《龍門飛甲》等大制作開始了探掘,“春節檔”開始叫響。
2013年,闊別已久的周星馳帶著新作品——《西游降魔篇》現身,創下一系列票房紀錄之外,也助力這個新興檔期完成第二次爆發,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次,春節檔得到了徹底的激活。
從2015年開始,春節檔已經完全成了華語電影的天下。這個黃金檔期吸引了各類投資,初期的“野蠻生長”中,不乏高票房低口碑的情況出現,巨大市場潛能帶來的巨大利益面前,一些“只為賺錢”的作品引發了觀眾的吐槽,“黃金檔期”難有黃金作品的現象一度令人迷惑。
而隨著市場與觀眾的逐漸成熟,泥沙逐漸沉淀,時間來到2018年,《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票房之外,春節檔的高口碑終于開始令人驚艷,2019年,《流浪地球》被譽為“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也被認為各具藝術價值。
不難看出,春節檔魔力的爆發,得益于市場多年的培養,國人的消費習慣逐步養成,加上影院增長所帶來的市場空間的拓寬,觀影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剛需”,另一方面,近年來整體提升的國產片質量對于觀眾的習慣完成了進一步的催化和養成。
關于“魔力值”
春節檔的“魔力值”已經多次令人驚艷,事實證明,市場一旦形成良性循環,作為春節“新民俗”的“看電影”將會創造出無以倫比的瑰麗奇景。
盡管目前今年的7部影片“口碑尚在風中飄”,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7部作品均是主創團隊的精心之作,曾經令這個魔力檔期受到質疑的“爛片”一詞,如今似乎已是漸行漸遠。
近幾年的春節檔,不僅出現了多部口碑票房均贊的優秀影片,該檔期本身作為最大票倉的專屬特色也得以進一步顯現。
某些隱隱可見的“定制”跡象或許能從一方面說明問題。
“唐探”系列除了第一部在2015年的賀歲檔出現,第二部便投身春節檔并獲得了更具影響力的口碑發酵,此次第三部的進一步爆發,不能不說與該片出品方對這一魔力檔期的定向專注有關。
“熊出沒”系列更是如此,這一面向低幼兒童的系列電影,連續數年進軍春節檔,最初基于動畫系列片的火爆而來,曾被詬病粗糙、劣質,為掙快錢,但隨著其后的潛心培植,這個并不被看好的系列不光是扎下了根,更在這個魔力檔期培養出了愈發堅固的觀眾群。
今年在擁有《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侍神令》等一眾勁敵的檔期第二梯隊,《熊出沒·狂野大陸》目前以2.12億的累計票房穩居第三,不能不說成績優異。
由此推及,完全屬于春節檔的專屬系列電影或許并非“癡人說夢”,而這個魔力檔期的魔力值究竟能神奇地拓展到哪種境地,未來或許真的需要新的想象力來予以呈現。(記者 高凱)
關鍵詞: 令人驚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