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缺芯危機愈發嚴峻 缺芯危機還會持續多久?

2021-05-13 20:59: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缺芯危機愈發嚴峻。

白宮坐不住了,4月份主持召開了美國“半導體和供應鏈韌”峰會,把科技高管和芯片生產商湊在一起,商量如何解決缺芯問題。然而,還未有妥善的解決辦法,缺芯態勢又加劇。

日前,美國汽車業開始伸手向國會要錢,希望用政府資金推動美國本土半導體生產,緩解汽車行業停產減產的困境。12日,蘋果、微軟、Alphabet等芯片買家與英特爾等芯片制造商組建了一個名為美國半導體聯盟的新團體,也張口向美國政府要芯片制造補貼。

事實上,不止美國,這輪“芯荒”讓全球都“心慌”了。

根據高盛最的研究報告,全球多達169個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短缺的打擊,涉及鋼鐵產品、混凝土生產以及空調制造、啤酒生產等多個行業,甚至連肥皂制造業都受到影響,芯片再次站到了國際市場的風口浪尖。

這輪缺芯影響幾何?缺芯危機還會持續多久?何時才會迎來轉機?

被殃及的“池魚”

自去年第三季度起,“缺芯潮”席卷全球,甚至呈現出愈演愈烈的態勢。

汽車行業不好過。據公開報道,從去年年底,大眾就有兩款車型因為芯片缺貨而停產。緊接著,沃爾沃、通用、福特、豐田等眾多跨國車企也都陸續停掉了部分生產線。

手機行業也不樂觀。華為芯片持續斷供已數月有余。

5月11日,中國信通院發布相關數據顯示,今年4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748.6萬部,同比下降34.1%。

除了汽車和手機行業,缺芯危機正在蔓延到消費電子及電視機和洗衣機等家用電器領域。例如,由于芯片短缺,任天堂生產計劃的不確定越來越強,無法生產出想要達到的產品數量。對此,社長古川俊太郎也只能表示“盡力而為”。

賽迪智庫集成電路研究所集成電路產品和系統研究室主任葛婕向中新社記者表示,當前處于全球半導體產業上升周期,行業景氣度明顯。同時,隨著5G、人工智能、物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趨勢日益加強,越來越多電子產品的運行和操作要靠芯片來完成,使得芯片需求急劇增長。高盛此前的研究也表明,那些在芯片上的花費超過行業GDP1%的產業將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因此,不止汽車、手機、家電,啤酒、肥皂等也正經受缺芯考驗。

“芯荒”何時迎“轉機”?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供需失衡和國際政治因素雙重疊加,造成當前芯片極端短缺的局面。

市場層面,疫情之下,2020年全球GDP下滑,半導體市場反而逆勢增長。數據顯示,2020年半導體市場增長6.8%,達4400億美元。受疫情影響,一方面,電子產品市場火熱,對芯片的需求急劇增加;另一方面芯片生產企業產能有限,供給不足,由此導致市場供需失衡,芯片市場更加供不應求。

此外,受國際政治影響,美國對華芯片實施制裁,由此導致的“購芯難”引發了“囤芯熱”,企業為防止斷供大量增加庫存,芯片需求在短時間內快速攀升,市場越來越熱,芯片供給也越發緊俏。

芯片短缺還會持續多久?市場何時才能恢復穩?

李珂認為,芯片短缺迎來轉機需要兩個條件。首先,在全球范圍內,由疫情導致的停工停產、開工不足得到緩解。其次,短期來看,企業庫存要補充到合理水;長期來看,供給水也要跟得上,芯片企業產能應大幅擴張。

李珂表示,緩解中國當前缺芯問題,擴張產能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在自主研發和創新上發力,真正解決芯片高端制造“卡脖子”的問題。

作者 劉文文

關鍵詞: 缺芯 危機 芯片 半導體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