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江陰工業園區破解瓶頸制約 為公司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2021-05-26 09:56:55 來源:江蘇經濟報

“啃下江陰工業園區升級改造這塊‘硬骨頭’,改出一番新天地,再造一個新江陰。”日前,江陰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大會戰三年行動動員大會吹響了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大會戰的沖鋒號。作為江陰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臨港開發區以“骨頭再硬也要啃下來,困難再多也要頂著干”的責任擔當,先人一步,先行先試,打開發展新空間,讓高質量發展底氣十足。

位于臨港開發區新溝工業園的江陰矽捷電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集成電路芯片測試的高新技術企業。年來,隨著訂單的不斷增加,企業現有產能已無法滿足生產需求。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后,新溝工業園以“三出三進”為原則,清退了1家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為矽捷電子騰出2000方米車間。“多虧了園區的協調,目前,10000級潔凈生產區域裝修正緊鑼密鼓推進,預計6月中旬擴能項目就能正式投產,為公司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站在新車間,該公司總經理于章勇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破解瓶頸制約,贏得發展空間。早在去年6月份,新溝工業園就作為江陰臨港升級改造的試點,開啟了“騰籠換鳥”之旅。截至目前,園區已清退3家企業,盤活用地5000方米。

一組數據印證了臨港開發區盤活土地資源的信心和決心: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利用閑置3年之久的福斯特舊廠房,盤活廠房9.93萬方米;華耽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裝備制造項目利用瀕臨破產的開艾爾貝復合材料廠房,盤活廠房1.62萬方米;收購華電新材料廠區南側45.09畝土地,納入遠景千億級智慧能源產業園區統一規劃……自2016年8月以來,面對資源碎片化、項目散亂化、產業同質化、園區拼盤化、基礎薄弱化的現狀,臨港開發區提出了打造競爭力一流的國際化開放園區,探索實施“區塊鏈群”總戰略,扎實推進土地資源要素一體化改革。土地復墾、收儲、回購、司法競拍等手段多管齊下,累計盤活土地資源5000余畝,真正讓閑置土地資源聚起來、用起來、活起來。

當前,江陰臨港開發區明確了“一年啟動、二年主攻、三年總攻”的時間表,將咬定目標不打折,3年確保完成低效用地騰退6500畝,完成非工業用地拆遷1200畝以上;通過土地收儲、司法拍賣、增減掛鉤等辦法,在已騰拓5000多畝土地的基礎上,力爭用3年時間再盤活7000畝以上土地。同時,該區鼓勵探索創新,堅持“一園一策”,讓利獎勵,結合長三角(江陰)數字創新港打造,探索工業園區提升改造新路徑,努力通過3年“蝶變”,讓“空間布局合理、土地利用高效、配套設施完善、產業質態良好”的現代化工業園區綻放最美姿態。 何潔瓊 陳 奇

關鍵詞: 江陰工業園區 盤活用地 公司 發展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