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數字經濟時代 蘇州在建重大項目加速“開花結果”
2022-02-14 09:43:47 來源:江蘇經濟報
電子信息產業是蘇州第一個產值突破萬億級的產業,也是蘇州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創新集群的優勢產業,主要發力點之一。數據顯示,2021年蘇州市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1623億元,同比增長10.8%,占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28.1%。目前,蘇州共有規模以上工業電子信息企業1271家,市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03家,上市企業62家。已形成計算機與智能消費設備制造、信息通信、新型顯示、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與專用材料和人工智能等六大產業集群。
培育龍頭企業,打造“隱形冠軍”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蘇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的上市企業共62家,其中主板上市企業數量最多,占比37.10%,科創板上市企業數排第二,占比30.65%;在獨角獸企業培育方面,該市擁有電子信息產業獨角獸培育企業63家,占培育企業總數的29.30%;瞪羚企業方面,擁有電子信息產業市級瞪羚企業294家,占瞪羚企業總數的29.73%;高新技術企業方面,擁有電子信息產業高新技術企業2087家,約占高企總數的18.71%,是蘇州市第二大高新技術領域;專精特新企業方面,擁有電子信息產業專精特新企業103家。此外,目前蘇州擁有電子信息產業營收超百億企業18家。
蘇州電子信息產業還活躍著一大批細分行業的“隱形冠軍”。燦勤科技在通信基站信號濾波器的研發生產上走在行業前列;國顯光電在有機發光顯示器領域,擁有9000多件關鍵專利……“顯示行業發展,離不開配套技術。根據統計,我們在蘇州的上游企業有80多家,有利于加快整個技術的迭代。”昆山國顯光電公司相關負責人說,以前推出一項新技術可能需要3年,現在很多技術是一年一迭代,技術一直持續發展。
重大項目牽引,加速“落地開花”
重大項目是發展重振的“牛鼻子”,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推動電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蘇州在建重大項目加速“開花結果”。2021年3月,由杉金光電(蘇州)有限公司投資的年產5000萬平方米寬幅LCD偏光片項目在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工,項目總投資70億元。杉金光電是由我國知名民營企業杉杉股份與全球偏光片巨頭之一的韓國LG化學共同設立的中韓合資企業,將在張家港經開區投資設立企業總部和投資基地,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應商。項目一期占地154畝,計劃建設兩條寬幅LCD偏光片生產線,將于今年三季度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出達30億元。與此同時,張家港將以杉金光電為依托,打造光電產業園。
來自蘇州市相關部門數據顯示,今年蘇州市一季度電子信息領域計劃開工項目共計70個,計劃總投資57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90.9億元。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5G通信、半導體、芯片、智能終端等領域,具有投資前景廣、創新水平高、帶動潛力足的特點。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8個、先進制造業項目29個、現代服務業項目6個、科創園類項目6個、研發平臺類項目1個。從規模來看,總投資十億元以上項目15個、百億級項目1個,為蘇州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注入強大動能。
集聚科創資源,淬煉創新“硬核”
2021年11月,蘇州市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相城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共同簽署協議,共建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該中心將瞄準量子科技領域,整合各方力量,通過創新機制、聯合研發等方式形成緊密合作的創新網絡,打造量子科技相關產業領域高端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集聚區。截至2021年底,蘇州市在電子信息產業共建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6家、省產業創新中心1家、省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以及國家超級計算昆山中心、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蘇州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同時,蘇州圍繞電子信息產業布局建設了23家新型研發機構,擁有電子信息產業重大產學研機構37家,建有電子信息產業質量與可靠性共性技術服務平臺、軟件技術公共服務平臺等科技公共服務平臺8個,立足江蘇輻射長三角,為電子信息產業科技企業的創新研發提供綜合服務。 (陸曉華 張曉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