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通訊:中國煤炭大市鄂爾多斯“保供”記

2021-11-23 16:33: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圖為在煤礦周邊行駛的大車。 李愛平 攝

初冬的鄂爾多斯高原,一條兩車道的柏油馬路上,數十輛大車蜿蜒行駛。不遠處的煤礦腳下,挖掘機正在有條不紊地工作。

這是中新網記者近日探訪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榮恒煤礦看到的一幕。

圖為在煤礦周邊行駛的大車。 李愛平 攝

在這條路上拉煤的大車司機王軍表示,10月份以來,受“保供”任務影響,這條路上出現了前所未有擁堵,很多司機為了盡快將煤炭送到目的地,選擇在車里吃飯、睡覺。

剛從煤礦一線趕回辦公室的柴二榮是榮恒煤礦的礦長,他對記者表示,“從10月份接到‘保供’任務以來,加班就成了常態。”

“我們煤礦接到的‘保供’任務是每個月多生產22萬噸煤炭。”柴二榮透露,“保供”任務要延續到2022年1月份以后,“保供”地主要在浙江、河南以及內蒙古西部。

柴二榮幽默地表示,為了完成國家的“保供”任務,煤礦也是拼了,“臨時雇了400多名一線礦工,購置了25臺挖掘機,還有90多輛大車。”

10月份至今,浙江、河南的有關人員已趕到鄂爾多斯,他們在距榮恒煤礦不遠的集裝站旁“盯”著煤礦生產出來的煤炭,以便第一時間發運。

圖為在煤礦周邊行駛的大車。 李愛平 攝

而內蒙古的煤炭發運情況,因路途較近,多數由本地的大車司機運到目的地。

“黑色烏金帶去愛的溫暖。”柴二榮告訴記者,“能夠為國家‘保供’做貢獻,我們很有成就感。”

鄂爾多斯伊金霍洛旗納林陶亥鎮黨委副書記袁海忠2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10月份以來,當地還有30多家煤礦參與了國家的“保供”任務,主要負責天津、山東等地。

袁海忠告訴記者,納林陶亥鎮的這些煤炭主要通過列車、汽車運輸到全國各地。“我們這段時間的重點工作是配合煤礦做好增加產能工作,延長煤礦生產時間,增加工人等事宜,與此同時還在做著礦區移民的搬遷工作。”

納林陶亥鎮的煤炭“保供”工作只是鄂爾多斯的一個縮影。

22日,記者從鄂爾多斯市政府獲悉,在國家“保供”背景下,該市煤炭部門正加快推動煤礦釋放有效產能,保障煤炭供應。目前,已為109座露天煤礦批復臨時用地10122公頃,涉及產能16900萬噸。

“保供”背景下,鄂爾多斯已有106座煤礦獲批產能核增,首批17座煤礦核增產能每年4000萬噸,第二批10座、第三批53座、第四批4座和第五批22座煤礦正在邊生產邊辦理手續,累計可核增產能每年14000萬噸;新增復工復產煤礦40座,產能5860萬噸。

來自鄂爾多斯能源局的消息顯示,按照國家發改委和內蒙古自治區要求,該市落實18個省區(市)5394萬噸發電供熱用煤保障任務,截至10月底,實際“保供”煤炭合同共計4296萬噸,占“保供”量的93.4%。

在內蒙古區內,鄂爾多斯煤炭企業為呼和浩特、包頭、烏蘭察布、巴彥淖爾、通遼等盟市提供冬季供暖用煤2000萬噸。截至10月底,實際“保供”煤炭合同共計1905萬噸,占“保供”量的95.3%。

圖為在煤礦周邊行駛的大車。 李愛平 攝

除此外,近期該市已落實112座煤礦保障內蒙古農牧民冬季取暖用煤244.52萬噸,目前正在積極拉運。

在保障全國煤炭供應的基礎上,鄂爾多斯更加側重于保障東北地區的煤炭供應。由于運距遠、溫差大,鄂爾多斯市煤炭企業正在開辟新運輸線路,通過汽運、鐵運、航運聯動、采取高科技防凍手段等,確保每一噸煤都能精準運往東北地區。

據介紹,目前鄂爾多斯市已經前后三批次與東北地區電力供熱企業簽訂供煤合同,累計簽訂量達到1694萬噸。

關鍵詞: 國內 財經 煤炭 能源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