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雪場的雪哪里來?什么項目最燒腦?快來get冬奧“冷”知識

2021-11-29 09:04:26 來源:央視新聞

我國這些年冰雪運動發展得比較快,但冰和雪并不是齊頭并進,而一直是冰強雪弱。截至目前獲得的13枚冬奧會金牌中,12枚都來自冰上項目,唯一的1枚雪上項目金牌,就是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項目。

01

冬奧會上的中國突破

韓曉鵬:飛鴻一躍傲霜雪

自由式滑雪又被稱為“空中舞蹈”。空中技巧項目場地由助滑坡、過渡區、平臺區、跳臺、著陸坡和停止區組成。選手選擇不同跳臺起跳后,在空中完成各種高難度的翻騰及旋轉動作,穩定地落在松軟的雪面上,滑行到急停區。裁判打出起跳分、空中分和落地分,綜合各環節得分確定名次。

這個被歐美國家運動員始終占據優勢的項目,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被一個中國男孩改變了。韓曉鵬的驚天一躍,拿下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軍,為中國實現了雪上運動的歷史性突破。

韓曉鵬,1983年出生在江蘇沛縣。1995年,原本在體校練技巧的他被沈陽體院選上,改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這個項目夏天要在水池中訓練,韓曉鵬卻不會游泳;冬天要在雪道上訓練,可來自南方的他連雪都沒見過幾次。不過這些都沒把他嚇倒。

不會滑雪,他就和隊友們穿著旱冰鞋,教練用摩托車拉著他們滑行找感覺,找到感覺后,再練習空中翻滾動作。

2006年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軍 韓曉鵬:當時第一跳我就自己說,我說隨他去吧,一咬牙一跺腳就下去了。

當時訓練設施非常簡陋,最開始只有一個泳池邊搭建的簡易跳臺和海綿包,后來才開始有了夏季訓練水池。

憑借著扎實的技巧和力量,韓曉鵬很快脫穎而出,拿下全國冠軍,并代表中國隊參加國際大賽。2001年年底,正當韓曉鵬積極備戰鹽湖城冬奧會時,他卻在訓練中不慎摔倒,導致右膝韌帶斷裂。不想錯過比賽,他邊治療邊恢復訓練,次年2月帶著留在體內的鋼針,站在了鹽湖城冬奧會的跳臺上,最后因為動作失誤,只獲得第24名。

2006年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軍 韓曉鵬:我當時挺羞愧的,我就在想,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就這么過去了。

重整旗鼓再出發,接下來的幾年里,韓曉鵬先后獲得兩站世界杯銀牌和世界杯總決賽第三。由于此前中國男選手從沒拿過世錦賽獎牌,冬奧會更是連前12名決賽輪都沒進過。因此2006年都靈冬奧會時,中國男子空中技巧并沒受到多少關注。但韓曉鵬心里,卻早下定了決心。

2006年2月23日晚,決賽開始了。第一跳,韓曉鵬比白俄羅斯選手達辛斯基低了0.89分。最后一跳,韓曉鵬鯤鵬展翅般騰空而起,滑過天際。在裁判宣布分數之前,達辛斯基甚至已經舉起國旗準備慶祝了,不過最后,還是韓曉鵬以總分領先2.09分的優勢笑到最后。中國隊在參加冬奧會26年后,終于在雪上項目收獲了一枚珍貴的金牌。

此后的國際大賽中,韓曉鵬不斷以成績證明頂級的實力。2007年先是在亞冬會上以明顯優勢奪冠,隨后的世錦賽又以總分領先3分多的優勢,再次戰勝達辛斯基奪冠,成為在自由式滑雪世錦賽上獲得金牌的第一位中國男運動員。

2010年,受傷病困擾的韓曉鵬無奈選擇了退役。不過在北京體育大學完成碩士學位后他又重回賽場,擔任中國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項目領隊,帶領新一代滑雪人向北京冬奧會發起沖刺。

2006年都靈冬奧會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冠軍 韓曉鵬:我現在主要是培養后備人才和梯隊建設,著重培養小的年輕的運動員,為2022年打下基礎,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02

“小白”上冰雪

解鎖冰壺密碼

在冬奧賽場上,有一項特別燒腦的運動。它不拼速度、不比酷炫的難度,比的卻是技巧和智慧。這項運動就是冰壺。冰壺被稱為“冰上國際象棋”,展現的是靜動之美和取與舍的智慧。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壺比賽將在北京賽區的國家游泳中心進行,將有近100場比賽,是冬奧會場次最多的項目。冰壺比賽時,雙方都是四人登場,順序交叉投壺,每局結束,營內壺比對方更接近圓心的一方得分,10局比賽得分多者獲勝。冰壺,不要求爆發力,可以說是一項老少咸宜,大眾都可以來參與的項目。

總臺記者 程雅敏:冰壺撞擊聲聲響,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的冰壺場地,體育老師和小朋友們就要給我上一課。冰壺的裝備不算復雜,核心是一雙鞋,這雙鞋的兩只鞋底完全不一樣。

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學生:我們左腳的鞋是幫助我們在冰面上滑行的,右腳的鞋是幫助我們剎車,或者停下拐彎之類的。還有個裝備叫冰壺刷,如果有同學在冰面上投壺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個來擦冰。

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體育教師 丁筱:其實冰壺會投擲,只是第一步,冰壺比賽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是擦冰,這個決定了整個團隊的戰術。

總臺記者 程雅敏:投壺學會了,擦冰體驗了,但是要想拿下冰壺比賽的勝利,還需要戰術上的智慧,自己投得準是一方面,還要防守別人的進攻。

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學生:夏天玩起來特別涼爽,冰壺讓我體會到了冰上運動的樂趣,因為冰壺是項團隊運動,還增進了我和隊友的友誼。

冰壺是一項好玩、好學的運動,而且相比滑雪滑冰,冰壺十分安全,讓人更容易接近。冰壺項目對場地要求比較高,很多人覺得這可能是個門檻,其實有一種旱地冰壺不需要冰場,在哪都能開展,很多南方的學校的冰壺教學也是如火如荼。

03

高手在民間

盡享冰雪樂趣

北京冬奧會就快來了,各地的冰雪場也陸續開門迎客了,又一個火熱的冰雪季開始了。但大家千萬別覺得雪場里的雪是前一段時間下的雪。一座5S級別的滑雪場,至少需要1.8萬立方米的雪,才能堆滿一條1公里的初級滑雪道。我國只有北方地區的少數滑雪場,才有可能滑到天然雪。其余絕大多數的滑雪場,都要人造雪。那么問題來了,人造雪是怎么造出來的呢?通過最常見的壓縮空氣型造雪機,也叫“雪炮”,就可以制造人造雪。它的原理就是,將過冷水和壓縮空氣混合、噴出,讓水霧化成無數小水滴,形成晶核;噴出的空氣會將這些晶核散播開來,進一步與水汽接觸,讓晶體生長,模擬自然雪的形成。

有了人造雪,滑雪運動就能克服自然條件的限制,走進更多人的生活,也為我們發掘了愈來愈多的民間高手。接下來,我們通過一段視頻,看看隱藏在民間的冰雪高手們,都是怎么玩兒的?

04

冰雪之約

有處安放的熱愛

冰雪運動,拼體力,拼腦力,也拼科技。它不只要挑戰人類的極限,還要突破大自然的局限。就像冰壺比賽需要團隊協作,冰雪運動走向大眾化,也需要團隊協作。只不過這個團隊規模比較大,范圍比較廣。有韓曉鵬這樣的專業運動員,也有廣大的民間愛好者;有冰雪產業的從業者,也有冰雪技術的研發者。大家齊努力,冰雪運動才會走進大眾的生活,走向廣闊的未來,讓冰雪熱成為有處安放的熱愛。

(總臺記者 祁文杰 承德臺 王海若)

關鍵詞: 體育 財經 冰雪運動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