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擬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約30萬套 多地制定配套細則
2021-11-29 15:05:20 來源:湖北日報
讓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更有幸福感。
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相繼出臺。我省提出,“十四五”期間,全省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約30萬套。
當前,全省住建系統(tǒng)全力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落地見效,一批項目在年內已經(jīng)開始火熱建設和籌備。
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
要多建保障性租賃住房
“期待項目早日建成,我們的員工有不少青年人能住上更好的公寓。”11月23日,武漢森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聯(lián)總監(jiān)余漢兵說。森瀾生物位于蔡甸區(qū),余漢兵每天上班途中又多了一份期待,說的就是當?shù)啬炒寮w建設用地在建的租賃住房項目。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項目現(xiàn)場看到,兩棟米白色的高樓拔地而起,已基本建設完成。該項目可提供住房349套,有35、55和65平米三種戶型。
走進房間細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廚房、衛(wèi)生間和陽臺,桌椅、沙發(fā)、床,以及空調、電視、冰箱、洗衣機、燃氣等。電子鎖、磁吸門衣柜,還有墻上的幾何圖案壁畫,讓緊湊、實用的房間再添幾份現(xiàn)代風氣息。
“拎包入住,完全沒問題,樓下還有公共活動室。”運營經(jīng)理告訴記者,村里出地、企業(yè)出資建設運營。目前,該項目正積極申報武漢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入選后會享受相應補貼,對租客的房租也會優(yōu)惠。
“我們企業(yè)地處工業(yè)園區(qū),400多名員工中有60多名年輕人,不少是剛畢業(yè)的博士生、研究生。”余漢兵說,“有了類似的項目,留住人才我們更有底氣了!”
這樣的“福利”,正在各地落地。省住建廳印發(fā)的《關于加快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新增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以建筑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小戶型為主,并合理配套商業(yè)服務設施,集中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的住房困難問題。我省確定以武漢、襄陽、宜昌、十堰、鄂州、荊州等人口凈流入且市轄區(qū)常住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為重點地區(q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建在哪里?據(jù)悉,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安排在產業(yè)園區(qū)及周邊、軌道交通站點附近和城市建設重點片區(qū)等區(qū)域,引導產城人融合、人地房聯(lián)動,鼓勵在地鐵上蓋物業(yè)中建設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賃住房。
在國家、省相關政策及要求基礎上,武漢市進一步明確,保障對象為該市正常繳納社會保險且無自有住房的新市民、青年人以及符合該市人才租賃房承租條件的對象。“十四五”期間,武漢市計劃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5萬套,宜昌市確定城區(qū)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目標不少于1萬套,襄陽市計劃“十四五”期間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萬多套。
密集調研培訓
促政策快速落地
保障性租賃住房從哪里來?
探索利用集體經(jīng)營性建設用地、企事業(yè)單位自有存量土地等七種方式新增建設;通過改造商業(yè)、工業(yè)等非居住存量房屋等三種方式盤活存量。
個人有何“福利”?我省明確個人住房公積金可用于保障性租賃住房承租。
《通知》從目標任務、組織實施、加強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系統(tǒng)性指導,并明確了省住建廳、省發(fā)改委、省政府國資委、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及城市人民政府等十多個部門和單位的職責,可謂干貨滿滿。
今年初,中央出臺大力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政策意見后,省住建廳積極組織赴福州、廈門、南京和廣州市實地學習調研,組織多部門聯(lián)動配合,全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
11月中旬,省住建廳舉辦全省住房保障政策視頻培訓會,宣貫解讀國家、省相關政策,對信貸業(yè)務及國企參與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路徑方法進行了重點培訓,進一步推動襄陽、宜昌等6個重點城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加快實施。
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公司部副總經(jīng)理周曉峰介紹:“我們有住房租賃支持貸款、住房租賃購買貸款、住房租賃抵押貸款、住房租賃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和住房租賃經(jīng)營貸款等5個品種的長期低息貸款支持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項目建設和租賃經(jīng)營。”
建信住房服務(湖北)有限責任公司是全國唯一一家央企背景的全國性住房租賃企業(yè),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銀行系住房租賃企業(yè)。企業(yè)負責人表示,建信住房湖北分公司作為政府建設和運營保障性住房的重要載體,將通過存房業(yè)務主動籌集各類房源,通過搭建保障性租賃住房信息系統(tǒng),提供項目監(jiān)管、監(jiān)測、企業(yè)租賃、中介和個人租賃等運營管理服務,推動保障性租賃住房得到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多地制定配套細則
“武漢市今年已落實項目29個,籌集房源2.1萬套。”武漢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jù)悉,武漢市成立了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房管、財政、自然資源規(guī)劃等17個部門和14個區(qū)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領導小組,統(tǒng)籌協(xié)調推進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相關工作,各區(qū)政府參照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
該市組織起草《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保障性租賃住房對象范圍、戶型面積、租金標準,確定了落實區(qū)政府主體責任、引導多方參與、強化監(jiān)督管理、加強評價考核等4條工作措施,細化了土地、財政、金融、稅費、審批等5個方面支持政策,并開展風險評估及專家論證相關工作,組織摸底調查及需求測算。在建信公司支持下,武漢市已建立起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系統(tǒng)。
武漢市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辦法、商品房項目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管理辦法、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建設計劃管理、存量房屋改建為保障性租賃住房認定程序等系列配套文件正在制訂之中。
在襄陽市,利用新供應國有用地建設的高新項目率先啟動,新建住宅約1088套,總投資約8.5億元,已于今年5月正式開工。利用企事業(yè)單位自有閑置土地建設的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青年人才公寓項目,將納入2022年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計劃。該市加快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以及保障性租賃住房認定管理辦法等配套文件正在走規(guī)范性文件審核程序,年前可望出臺。
宜昌市已確定以城區(qū)新供應國有建設用地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示范項目——金家臺青年安居項目。宜昌市在落實上級有關支持政策基礎上,明確對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閑置存量住房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并投入使用、運營期滿1年的,由市(區(qū))財政部門依現(xiàn)行財政管理體制,按1萬元/套(間)的標準向建設主體另行發(fā)放補貼。該市還研究制定了保障性租賃住房資格準入、退出條件及程序、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運維技術導則和實施方案,建立了保障性租賃住房需求預測動態(tài)分析模型、租金動態(tài)調整模型。
“強化要素保障,重點抓好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籌集。”翻開2022年我省發(fā)展保障性租賃住房重點工作安排,路徑清晰可見。即重點抓土地供給,梳理和盤活非居住性存量地、存量房資源,采取多種籌集方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房源。抓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資金補助,用足保障性租賃住房信貸政策,拓寬建設資金來源渠道。抓政策支持,督促地方政府細化稅費減免和民用水電氣等支持政策相關細則,降低企業(yè)建設和租戶使用成本。多措并舉,全力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落地,為新市民、青年人的幸福生活升溫。(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 見習記者 李朝霞)
相關閱讀
- 小鎮(zhèn)青年“充電潮”推熱縣城共享自習室-...
- 冰雪運動提前升溫小眾運動持續(xù)“出圈”...
- 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三審 明確消除...
- 臺風“尼格”最強可達臺風級 30日傍晚...
- 北方雨雪頻繁氣溫多波動 江南等地明起...
-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人...
- 工業(yè)“壓艙石”作用發(fā)揮顯著-環(huán)球快報
- 三季度上海經(jīng)濟加快重振 實現(xiàn)V型反轉-...
- 大氣污染防治更細化 屋里有溫度 屋外...
- 北京特殊教育領域里的“不老松”
- 各地搶抓農時開展機收作業(yè) 全國秋糧收...
- 各地特色經(jīng)濟作物成為助農增收富民產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