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活動啟動!30余家媒體齊聚重慶探尋長江文脈

2021-12-14 23:51:04 來源:上游新聞

“嘿唑嘿,我們穿惡浪哦,嘿唑;嘿唑嘿,一起迎激流哦,嘿唑;嘿唑嘿,大家齊心協力,嘿唑;嘿唑嘿,我們爬險灘哦,嘿唑……”

12月14日上午,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江號子》的雄渾歌聲中,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重慶、四川、云南、貴州、湖南五省市黨委網信辦和新華網共同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網絡主題活動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

這次網絡主題活動以“探源千年文脈”為主題,將充分運用新媒體手段展示和傳播長江文化,挖掘和闡釋以長江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與現代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啟動儀式上,重慶市委網信辦主任文天平說,重慶地處長江上游,是著名的山城、江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3000多年。在璀璨的歷史長河里,巴渝文化、三峽文化、抗戰文化、革命文化、統戰文化、移民文化交相輝映,文化資源富集,人文底蘊深厚。

在巴渝大地上,200萬年前就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4000多年前,世界的“上古鹽都”巫溪寧廠,商賈云集,留下了保存至今的鹽馬古道;歷史上在唐朝多位大詩人留下了與重慶有關的千古名篇,如李白的“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700多年前在合川發生的“釣魚城之戰”,改寫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白鶴梁等,以獨特的文化藝術魅力揚名天下;在革命年代形成的紅巖精神,更是光耀千秋。

文天平寄語采訪團,堅持融合創新,多出刷屏精品,推動正能量產生大流量、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講好長江故事、重慶故事,讓長江千年文脈在新時代的互聯網上再放異彩。

據悉,重慶站活動期間,來自全國的30余家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將赴渝中、沙坪壩、大足、奉節、巫山等5個區縣,沿著主辦方精心設計的路線去探究這些文化閃光點背后的精華所在。

此外,本次活動還嘗試采訪創新,發揮網絡云端優勢,邀請封面新聞、云南網、多彩貴州網、紅網等市外10多家主流網絡媒體進行“云采訪”,力求通過線上線下融合互動,推出一批網友愛刷愛曬、愛轉愛贊的優秀產品。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