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深夜“廚房”:鐵道線上行走的“廚師”

2022-01-29 16:46: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現場使用情況

(新春走基層)深夜“廚房”:鐵道線上行走的“廚師”

中新網廣州1月29日電 題:深夜“廚房”:鐵道線上行走的“廚師”

作者 陸省省 徐唯龍 郭軍

凌晨3點鐘,夜已深,人酣睡,而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廣州工務段連江口線路維修工區的8名作業人員,走出夢鄉,開啟他們的深夜“廚房”。

一口鍋、一個炒勺,“配菜”是硫磺、水泥、沙子、螺紋道釘,這群行走在鐵道線上的“廚師”,就能在鋼軌上做一盤“硬菜”。來自黑龍江的胖小伙劉建峰是“主廚”,他和梁振業負責鉆孔,賴圳養、胡夢帆負責炒硫磺,鐘建清、趙孝銳負責錨固。

“在線路維修保養中,“錨固”是一項最基礎的作業,就是對混凝土軌枕兩端的螺紋道釘(俗稱螺栓,用以固定兩條鋼軌)進行更換的作業?!眲⒔ǚ甯嬖V記者。

改造后的鍋

要完成這項作業,就要作業人員現場烹調一道“硬菜”,來滿足鉆孔后混凝土枕的“胃口”。由于錨固作業主要就是炒硫磺水泥砂漿,一口鍋的樣式、性能和大小決定了作業質量。

或許有人會好奇,錨固料里為什么要加硫磺。其實作業常用的錨固料是由硫磺、水泥、砂子按一定比例混合,經加熱熬制而成的,加上硫磺能夠使得錨固料在澆注冷卻后產生很強的膠結作用,將螺旋道釘牢固地錨在螺旋孔中,從而固定軌距。

劉建峰介紹說,以往的作業中,作業人員煮錨固料所使用的鍋灶,材料為生鐵,韌性較差,在燒煮、搬運過程中易損壞穿孔。由于鍋灶為圓形,放置時平穩性差,且圓鍋不好受力,容易傾斜,加上抬運過程只能抓著鍋邊,導致燒煮錨固料有限。日常作業需帶兩個大鍋兩個小鍋,才能滿足當日錨固量,同時,隨著溫度和數量的減少,一邊煮料,一邊錨固時凝固的錨固料就越多,不僅降低了錨固質量和效率,也增加了勞動人身安全風險。

“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準備對鍋進一步完善。首先是鍋的材質,我們用韌性較強,熱傳導高的4毫米厚度鋼板做材料,這樣不僅在運輸、燒煮上方便,上下道過程也不易損壞,也能增加鍋具的使用壽命。然后將鍋的形狀改為上寬下窄的梯形體,底部是平的,比圓鍋底面積增加了十幾倍,放置時更平穩性,也使鍋的整體受熱均勻,煮制硫磺料時不容易粘鍋和結塊,提高了作業效率?!辟囒陴B說。

改造后的鍋灶

一個小小的改變,整個作業效率大大提高。通過近幾個月的使用來看,改造后每個鍋燒煮一次就能滿足600個螺紋道釘的錨固量,兩個鍋同時使用,更可以避免一邊煮一邊錨固時出現的質量和效率問題。

“自從進行小改革后,使用新鍋作業后,裝的多了、加熱快了、調率高了、成本低了,大家干活更有勁了?!苯诰€路維修車間黨支部書記鄭榮才告訴記者?!板佋畹哪湍バ浴⒎€定性、安全性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同時也能減少消耗。據推算,按照原先一個鍋300-350元一個,每個月至少更換1個,最多時一個月更換4個鍋。改造后一年至少節支降耗5000元?!?/p>

春運路上,一列列承載著期望的列車呼嘯而過,堅實平穩的線路是安全通暢的基礎。鐵道線上的“廚師”們,用他們一點一滴的改變,護航春運路,守候“穩穩的幸?!?。(完)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