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金融詐騙套路再現 提升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做到“三不三要”

2022-02-09 10:20:25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電信金融詐騙套路再現。近日,有媒體報道某市民在收到一條“看節目,中大獎”的短信后,點擊鏈接后被騙走幾千元。廣發銀行反欺詐專家表示,這是一種典型的電信金融詐騙套路。每逢春節前后,是金融詐騙的高發期,騙子們層出不窮及不斷翻新升級的詐騙方式和手段,公眾在收到此類信息時不要輕信,避免掉入金融詐騙圈。

警惕誤入圈套,了解花式詐騙套路

除了看節目中大獎,還有哪些新式金融詐騙套路呢?隨著電子支付方式的日益便捷,網絡及電信詐騙愈演愈烈,廣發信用卡中心總結了幾個春節常見的新型金融詐騙套路:

交通違法——春節期間自駕的車主可能會收到“交通違法”短信,事實上是騙子群發的短信,目的是騙車主匯款,但事實上車輛即使在外地發生交通違法,交管部門也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匯款或轉賬。

網購退款——許多人在年前有網購年貨的習慣,但是部分人因為快遞停運沒收到貨,接到“店主”來電并發來退款鏈接,一旦登錄,個人信息、網購賬號密碼等會被竊取,甚至被盜刷網銀資金。

高收益理財產品——年末,不少人發了年終獎后會計劃合理分配富余的資金,開啟的“生財之道”,不少網絡平臺推出收益率極高的理財產品,但投資后不久平臺就倒閉了,投進去的錢難以追回。

高酬辦卡——不法分子自稱公司老板高酬勞吸引金融消費者辦理銀行卡,并間隔一天再去辦理更改手機號,將該張銀行卡改成這名陌生“老板”的手機號碼,事成會支付高額“報酬”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金融消費者法律意識淡薄、為利所圖的弱點,從事非法賭博、洗錢、傳銷等活動。

面對各種新型詐騙手段,廣發信用卡提醒公眾,需要學好金融安全知識,不斷提高防范意識和警惕,才能快速識別出騙子的“真面目”。

提升金融風險防范意識,做到“三不三要”

來自廣發信用卡的反欺詐專家提醒大家,盡量做到“三不三要”,以應對春節及平日的新型金融詐騙套路。

一不輕信。不輕信騙子利益誘惑;不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短信、鏈接。

二不透露。不向來歷不明的人物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存款、銀行卡等信息。

三不轉賬。未完全確認的情況下不向陌生人賬戶匯款、轉賬;對于熟人賬戶,在匯款、轉賬前也要再三核實對方賬戶,保留相關單據。

一要提高警惕。遇到自己不熟悉、不清楚的情況,一定要先進行多方核實再采取行動。

二要及時報案。當意識到有可能上當受騙,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聯系有關銀行金融機構尋求幫助。

三要理性對待利益誘惑,三思后行。辦理開立銀行賬戶時,及時聽取、學習銀行工作人員告知的違規開戶、違規使用賬戶的風險提示,保護好自身財產安全。《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明確規定:存款人的賬戶只能用于存款人本身的業務活動,不得出租出借賬戶。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仲敏通訊員 張曉凡)

關鍵詞: 電信金融詐騙 套路 金融詐騙 電信詐騙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