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元宵不是湯圓?漲知識啦!

2022-02-11 16:46:03 來源:鳳凰網

元宵佳節又快到啦,有人說,元宵吃元宵,有人說元宵吃湯圓,到底是吃元宵還是吃湯圓?

元宵是不是湯圓

明代劉若愚的《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小,即江南所稱湯圓也。”很多人以為元宵是湯圓的別稱,其實,按照傳統習俗,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雖然都是圓滾滾的小團子,但是湯圓并不是元宵。

元宵是“滾”出來的,做法是先準備餡料,餡料種類不多,偏硬,一般就是傳統的豆沙、芝麻、花生等餡料,將餡料分成小塊,冷凍,然后準備一個斗,里面放上糯米粉,餡料上撒點水,放在糯米粉里滾,越滾越大,再撒點水,繼續滾,重復操作四五次,“滾”成圓球,元宵就完成了。元宵表皮干燥松軟,煮后的湯融入糯米粉,呈乳白色。

湯圓是“包”出來的,湯圓的做法類似餃子,不過不用搟皮。把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團后,分成一個個小塊,摁一個洞,包入餡料,團成球形,就是一個湯圓。湯圓表皮光滑黏糯,煮后湯水較清澈。

隨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南北飲食文化差異越來越小,如今,老百姓滾元宵或者包湯圓的習俗已經漸漸消失,大家更多是在元宵節購買速凍湯圓,因此元宵節更多人吃的是湯圓。

速凍湯圓是如何制成

速凍湯圓是食品工業發展的產物。與原有制作工藝相比,不僅僅是手工改為機械操作,關鍵是增加了一項速凍工藝,制作工藝通常為:調制面團/餡料→成形→裝盤→速凍→包裝→成品→入庫冷凍。餡料制作以豆沙餡為例,經過赤豆泡洗→煮熟→去皮取沙→加糖、加油→烘制脫水→調制備用等步驟,由于分工越來越細,目前餡料制作也一般為專業生產,專業供應。

速凍是速凍湯圓制作中工藝的重要步驟,是將預處理的湯圓放在-30℃~-40℃的裝置中,在30分鐘內通過最大冰晶生成帶,使湯圓中心溫度從-1℃降到-5℃,速凍后的湯圓中心溫度必須達到-18℃以下。速凍工藝保證了產品質地的均一性。湯圓通常以冷凍的方式進行銷售和貯存,并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面米食品》規定“貯存、銷售應控制在-18℃以下,溫度波動應控制在2℃以內。運輸過程的最高溫度不得高于-12℃。”購買后記得一定要冷凍保存在冰箱中。

為什么湯圓會裂開

速凍湯圓出現開裂容易造成煮后湯圓塌陷、偏餡露餡等問題,可能是湯圓皮未調制好;湯圓的冷凍條件控制不佳;或者在儲藏期間發生過凍融解凍。那么,遇到湯圓裂開了怎么辦?可將冷凍湯圓稍微解凍,再放入裝有干糯米粉的盆中打圈圈式的地搖晃湯圓,把有裂縫處的位置補上糯米粉,也就是滾湯圓。由于操作比較繁瑣,一般的消費者不再會去做,所以還是要在生產加工中精益求精,運輸儲存符合要求才能保證湯圓不開裂或者少開裂,家庭貯存應放置在-18℃以下的冷凍箱內。

合理適量食用湯圓

湯圓皮原料主要為糯米,淀粉含量高,餡料為了達到口感細膩,制作的過程中會加入許多糖和油,如豆沙餡、芝麻餡和花生餡等甜味餡料,因此湯圓通常都含有很高的熱量,應控制食用量,食用湯圓時,可相應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量,選擇低脂高纖維的食物搭配食用。同時,湯圓黏性高,不易消化,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胃部不適,宜趁熱吃,注意細嚼慢咽,消化不良人群、老人和兒童注意食用量,避免造成吞咽阻礙或消化不良。

溫馨提示:選購速凍湯圓時,查看包裝上食品標簽內容是否齊全,不購買無標簽或標簽信息不全、內容不清晰的產品;查看產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和保存方式;易過敏人群注意查看配料等致敏信息。(江西省市場監管局 熊錚)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