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神十三返回三大看點:首次實施快速返回、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

2022-04-16 09:38:5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首次實施快速返回 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即將收官

神舟十三號返回三大看點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柴雅欣報道

春暖花開,英雄凱旋。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

進駐天宮、太空漫步、天宮授課、太空過年……在軌的180多天里,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創下多個“首次”:首次太空跨年、首次在太空過春節、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首次在軌通過遙操作完成貨運飛船與空間站對接、首次在軌駐留長達6個月……如今載譽回家,他們一路上要經歷哪些挑戰?過程中有什么精彩看點?

“飛船從空間站撤離后,首先將繞地球飛行5圈,每圈用時大概1.5小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回收試驗隊總體設計師劉慶博告訴記者,大約7.5小時后,返回艙與軌道艙開始分離,隨后經過返回制動、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前調整姿態、進入大氣層后采用升力式控制、彈傘艙蓋開傘、拋防熱大底、推進劑排放、反推發動機工作等過程,最終返回艙實現平穩著陸。

值得關注的是,神舟十三號不僅是目前我國在軌駐留時間最長的飛船,還將成為返回速度最快的飛船。此前,神舟十二號返回時繞飛地球11圈,歷時一天多;而神舟十三號將首次實施繞地球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僅需幾個小時。

“飛船繞飛地球是為了等待返回時機,同時地面還需要在這段時間進行參數注入和策略制定等準備工作。”劉慶博說,通過對飛行任務事件進行合理裁剪和調整,壓縮操作時間使繞飛減少到5圈,不僅提高了返回任務執行效率,而且讓航天員返回體驗更加舒適。

飛船首次快速返回,對空地協同聯合搜救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東風著陸場搜索區域達數萬平方公里,有戈壁、沙漠、鹽堿地、水域等十余種典型地形地貌,搜索難度大、橫跨范圍廣。為應對極具挑戰的快速返回模式,神舟十三號搜救回收地面分隊在6個月前就投入了回收任務的桌面推演和專項訓練。

“我們把東風著陸場拆分成了核心區、著陸區和大范圍偏差區。在這三個區域里面,我們有專業的搜救力量和地方搜救力量,還有應急的搜救力量。在這三支力量的部署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把航天員安全接回家。”神舟十三號搜救回收地面分隊指揮員牛永進說。此外,搜救回收空中、地面分隊還加裝了一批全新的裝備設備,裝備智能化、集成化水平有了質的飛躍。

三位航天員平安返回,不僅意味著神舟十三號任務圓滿結束,還有另一層重要意義: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圓滿收官。

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中第三步任務目標。2021年以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實施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5次飛行任務,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是第6次,也是這一階段的最后一次。

“神舟十二號、神舟十三號兩個乘組的飛行,為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做出了卓越貢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目前的飛行結果分析和初步評估表明,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各系統全面滿足工程技術要求,主要功能性能指標均超出了設計目標。

今年是空間站建造決戰決勝之年,年內將發射2個空間站實驗艙、2艘載人飛船、2艘貨運飛船,再將6名航天員送入中國空間站。目前,執行空間站建造階段2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