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福州的底氣和潛力是什么?
2021-01-07 17:10: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繼沈陽、杭州、南京等中國多個城市角逐“國家中心城市”后,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臺灣海峽西岸的福建省會城市福州也開始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力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在6日開幕的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福州市市長尤猛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城市。而此前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官方人士明確表示,“十四五”期間,福州將通過“強省會”和“強門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
目前,中國已經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共有9個。在新一輪的國家中心城市競爭中,誰會成為“第十城”引人猜想。而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成為正于此間舉行的福州市人大、政協會議熱議話題。
尤猛軍表示,福州將加快數字、海上、平臺等“三個福州”建設,重點建設福州濱海新城、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絲路海港城、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現代物流城等六個現代城,打響海上福州、數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閩都文化等五大國際品牌,構筑“海絲”引領、“多區疊加”創新開放新高地,不斷增強省會城市輻射力和帶動力。
福州官方明確,今后五年構建福州都市圈,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先行城市,建設消費中心城市、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福州的底氣、潛力是什么?
從福州市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可見,在“十三五”時期,福州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多個千億級大關,GDP和人均GDP均在中國省會城市中排名前列。其中,水產品產量和產值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森林覆蓋率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二位;空氣質量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三位;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全球第28位,城市信用排名全國第三位;獲評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森林旅游示范城市。
在福州重點建設的“六個現代城”中,福州濱海新城過去5年間實施建設類項目277個,總投資超2700億元(人民幣,下同);落地招商項目625個,總投資1952億元,進一步推動福州城市從濱江城市向濱江濱海城市跨越。
“僑”“臺”更是福州發展的優勢與潛力。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林寶金在與出席福州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港澳委員及港澳臺僑列席人士座談時表示,福州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廣大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支持和幫助,希望各位鄉親鄉賢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福州,把更多的資金、人才、技術引到福州,推動榕港、榕澳、榕臺等深化交流合作。
歐洲新僑協會理事長、運豪國際集團董事長張曉東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議,榕籍華僑華人多參與到絲路海港城、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建設中。“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華僑華人可以發揮優勢,帶動人流物流,助力福州更好地擴大對外合作交流。”
民進福州市委會主委顧頎認為,福州市人才引進還相對滯后于城市的發展,特別是國際化高端人才嚴重短缺。顧頎建議,打造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構筑更高層次的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加快引育國際化人才。
對于閩都文化國際品牌的打造,著名文史專家、閩都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林山認為,要繼續加強閩都文化的基礎研究和推廣普及,讓閩都文化在國際上“立起來”;借助福州市籌辦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契機,從國際化、現代化的視角,強化特色意識和創新意識,推動閩都文化繁榮興盛。(閆旭)
關鍵詞: 現代化國際城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