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帶”“冰立方”等已陸續完工 北京冬奧村預計6月竣工
2021-01-11 17:19: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冰絲帶”“冰立方”和國家體育館等冬奧工程已陸續完工,北京冬奧村預計2021年6月竣工,“鳥巢”、北京頒獎廣場、北京冬奧會興奮劑檢測中心等冬奧場館改造、建設正在推進中。
這是北京奧林匹克公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楊平在11日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介紹的。他說,目前位于朝陽區的13處冬奧場館建設持續推進,“冰絲帶”“冰立方”和國家體育館陸續完工。
他說,被稱為“冰絲帶”的國家速滑館已正式完工。主場館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高度33米,能容納約1.2萬名觀眾。國家速滑館采用了全冰面設計,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冰面,還是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冰面。
同時,國家速滑館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智慧化場館。基于5G網絡建設,場館引入“室內外一體化定位導航系統”等技術,就像給場館配備了一顆“大腦”,未來可為觀眾、賽事組織和參與者提供優質的觀賽體驗和完備的服務保障。
位于“冰絲帶”的東南方,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于日前完成了“水冰轉換”,變身“冰立方”。“冰立方”利用南廣場地下空間建立了2塊冰面(一塊為標準冰場,另一塊為冰壺場地),作為奧林匹克中心區冰壺項目體驗基地,為大眾提供開放的平臺。
國家體育館也已完成改造,增加制冰功能和除濕系統,并在其北側新建冰球館作為訓練館,同步增設更衣室等設施。改建后,場館總面積約9.8萬平方米,配置兩塊符合奧運賽事標準的冰球冰面,北京冬奧會時一塊用于正式比賽,一塊用于賽前訓練熱身。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冬奧會主媒體運行中心)工程將于2021年年底前階段性竣工,滿足北京冬奧會需求。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共有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因此根據需要分別建設3個冬奧村,其中北京冬奧村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南側,處在北京市的中軸線上,設居住、交流和保障三大區域,床位2300個,將打造成“健康、智慧”的建筑。
楊平表示,北京冬奧村預計2021年6月竣工,該地在賽事期間作為居住區為各國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居住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奧運村最大的不同是,北京冬奧村賽后不是作為商品房出售,而是成為北京市人才公租房,面向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在京無房人才進行配租。
楊平還介紹,目前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公共區正在深化公共區運行設計和運行計劃的編制。國家體育場(“鳥巢”)、北京頒獎廣場、奧林匹克接待中心、奧林匹克大家庭酒店(含北京北辰洲際酒店、五洲皇冠國際酒店和五洲大酒店)、殘奧大家庭酒店、北京冬奧會興奮劑檢測中心等各冬奧場館改造、建設正在同步推進中。
楊平指出,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將持續強化夏、冬兩屆奧運遺產的綜合保護和開發利用,提升場館智慧化水平,推進場館利用改造冬夏兩用、錯季復用,形成冬有雪趣、夏有水戲,主題鮮明、特色突出,讓民眾共享奧運遺產。
北京市朝陽區體育局群眾體育科科長郭鵬在發布會上表示,自北京冬奧會進入“北京時間”以來,朝陽區每年投入專項資金,專門用于冰雪運動的開展,通過宣傳、體驗、賽事三大板塊,持續推廣冰雪運動在朝陽的影響力,每年朝陽群眾直接參與冰雪活動達101.5萬人次,接受冰雪運動知識宣傳教育培訓群眾達19萬人次。
“2021年,朝陽區將積極發揮獨特的冬奧會主賽區優勢,進一步推廣普及冰雪運動,提升冰雪體育人口,營造濃厚的冬奧會氛圍,讓更多群眾能夠愛看、看懂冬奧會各項比賽項目,主動走進冬奧場館欣賞比賽。”郭鵬說。
(記者 杜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