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上海試點“時間銀行” 破解養老服務主體不足

2021-01-12 10:39:54 來源:北京青年報

【發生地點】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等地

【事件看點】年輕人或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照料服務并儲存時間,自己老齡后進行兌換。“時間銀行”志愿服務目前正漸趨走向社區常態化

“年輕存時間、年老享服務”——年輕人或低齡老人為高齡尤其是空巢老人提供看護、陪伴、助行、助醫等生活照料類服務,并存儲服務的時間,在自己進入老齡后可以用之前存儲的時間進行兌換,實現互助養老,愛心循環。

近年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引入“時間銀行”這一社區養老概念,目前北京也有3家“時間銀行”試點。“時間銀行”志愿服務目前正漸趨走向社區常態化。

上海試點“時間銀行” 逐年擴大覆蓋范圍

“我什么都不怕,就怕哪天我走了你們還不知道,那我的遺體就沒用了。”家住上海市楊浦區長海路街道的楊老先生今年84歲了,他希望志愿者許敏能時時確認自己的“狀態”。

許敏加了楊老的微信,并和他約定:每天上午發微信互道“早上好”。

許敏為楊老安排了社區助老餐,邀請他為小區畫些宣傳物料,既發揮其繪畫所長,也豐富了他的晚年生活。

許敏作為相對低齡者,她為楊老提供的服務時間,會按照一定的規則被記錄下來,并且儲入其“時間銀行”個人賬戶,將來可兌換相同時長的服務。

2019年,上海市民政局在虹口、長寧兩區啟動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項目試點工作,鼓勵個人為老年人提供非專業性的養老服務。2020年,上海市民政局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擴大了項目試點范圍,覆蓋徐匯、長寧、普陀、虹口、楊浦五區各街鎮。

據了解,“時間銀行”平臺以1小時為一個服務時間單位,以“時間幣”方式進行記錄存儲,服務1小時等于1個“時間幣”,“時間幣”可用來兌換將來的服務。

長海路街道社區服務辦老齡干部張紅娣說,現在“時間銀行”項目中的志愿者還是以中年人和低齡老人為主,期待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同時不斷拓展服務內涵。

“時間銀行”項目已包含陪伴聊天、陪同購物、服務繳費、陪同就醫、法律援助、智能設備培訓等服務內容。

破解養老服務主體不足 南京率先在全市層面推行

作為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之一,南京60歲以上老人已超20%。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破解養老服務主體不足難題,南京出臺方案,從市一級層面建立統一的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并且成為全國首個在全市層面統一推行“時間銀行”的城市。

2019年年底,南京市11個區和江北新區、24個街道、247個社區參加首批試點。2020年9月,在試點基礎上,各區全面推廣,實現全市通存通兌。

64歲的陳敏寶是南京市秦淮區大陽溝社區“時間銀行”里的四星級志愿者。“志愿者的星級根據服務時長評定,分五個檔位。一星級100個小時,五星級1500個小時。”陳敏寶說,四星級即表示她的志愿養老服務滿1000小時了。

在志愿服務的日子里,每天上午的8:00,陳敏寶會準時出現在預約的老人家,幫忙做飯;下午2:00-3:00,是她在院子里陪6個老人聊天的時間;晚6:00,她又會趕著去幫助預約老人洗澡、洗衣和擦地。

陳敏寶所在社區的志愿者中,50歲到70歲之間的低齡老人占比60%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主力軍。

此外,南京的“時間銀行”還有一項制度設計是“公共時間池”。目前的設計里,志愿者服務時間的存儲上限為1500小時,超出部分將自動轉入“公共時間池”。進入“公共時間池”的服務時間,又可發放給更多符合政府直接領取時間的老人。志愿者捐贈給“公共時間池”的服務時間,未來可獲得相應的積分獎勵,用于獲得政府公共服務資源或社會力量給予的褒獎。

杭州試點更具互聯網特色 公益時可用于兌換養老服務

“年輕存時間、高齡取服務”。杭州市試點的“時間銀行”則是與阿里巴巴合作,擁有更多的互聯網特色。

杭州市濱江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試點地區之一,“時間銀行”建立以時間幣為核心的服務兌換和激勵機制,為老年人尤其是高齡、失能、失智、獨居、失獨、空巢老年人提供精準優良的志愿服務,志愿者賺取時間幣后可以兌換所需服務和商品,兌換助老服務的可用于志愿者本人或直系親屬。而與阿里巴巴的合作,則是將“公益時”也納入其中計算。原來,用戶在互聯網上的愛心捐贈、捐步、種樹等公益行為都擁有統一的價值量化標準“公益時”,這些“公益時”就可以用于兌換試點城市“時間銀行”的養老服務。

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公益時評定準則》,1小時線下志愿服務=1公益時,1次無償獻血200ml=4公益時,在螞蟻森林單獨種下1棵樹=1公益時,1次愛心捐步=0.1公益時,1次愛心捐贈或1次善因購買=0.1公益時。

北京首家在懷柔掛牌 志愿者條例施行來“護航”

北京市懷柔區六渡河村“時間銀行”是全市第一家農村“時間銀行”,志愿服務站于2020年12月17日在懷柔區六渡河村揭牌。

“時間銀行”志愿服務者由低收入戶、守家待業的婦女、低齡老人組成,他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幫助高齡老人打掃衛生、洗澡、代買藥、送飯、把衣服送到洗衣房清洗。在幫助高齡老人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瑣事的同時,志愿者將獲得志愿服務時間積分。而積分都會儲存在時間銀行回饋體系里,在志愿者或其直系親屬需要時,為其提供與之相對應的回饋服務。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12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北京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條例提出,北京市將建立健全社區志愿服務回饋機制,支持志愿者利用參加志愿服務的工時換取一定的社區服務,志愿服務組織可以通過服務積分、時間儲蓄以及會員互助等方式,激勵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

這一條例將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這也意味著,六渡河村的志愿者們在提供志愿服務的同時,也擁有了司法保障。

關鍵詞: 時間銀行 養老服務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