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到2035年北京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成熟 地區生產總值比2020年翻一番

2021-01-25 09:50: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基本形成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萬元,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動能。到2035年,北京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成熟,地區生產總值比2020年翻一番,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萬元以上,城市綜合爭力位居世界前列。

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圍繞《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召開新聞發布會。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地區生產總值從2.5萬億元提升至3.6萬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從人均21.2萬元提高到28萬元以上;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2.4萬美元,達到發達經濟體中等水平。

根據草案,“十四五”時期,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基本形成,勞動生產率和地均產出率持續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人均35萬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萬元。數字經濟成為發展新動能,戰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持續壯大,服務業優勢進一步鞏固,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草案提出,北京將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持續推進對外經貿合作提質增效,確保開放程度與監管能力相適應,推動北京開放型經濟邁上新臺階。

其中,北京將充分釋放“兩區”政策優勢,加快從商品要素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更好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將探索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放寬外資準入;支持外資投資機構參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等試點。

根據草案,到2025年,北京服務貿易規模超過1.3萬億元,貨物貿易規模突破3萬億元。

草案提出的遠景目標是,到2035年,具有首都特點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加成熟。北京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邁上新的大臺階,實現地區生產總值比2020年翻一番,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人均45萬元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萬元以上,城市綜合競爭力位居世界前列。(記者 杜燕)

關鍵詞: 生產總值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