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國際環志大天鵝在新疆過“溫暖年” 大天鵝已在這里度過8個冬天

2021-02-18 17:08: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一個月后,大天鵝就要飛走了,這個假期我們增加了巡護人手,定期為候鳥投放食物,讓它們有足夠的能量翻越天山,飛向遠方。”18日,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管護隊隊員張超說。

占地110平方公里的新疆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有候鳥種類279種2萬多只。其中白天鵝有400多只,每年進入11月下旬,白天鵝從北方的蒙古國飛抵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歇腳,來年3月中下旬再飛往其他地方。在眾多天鵝中一只頸部佩戴1T11號環志的大天鵝格外引人矚目,這只明顯標識的大天鵝已經在這里度過了8個冬天。

據悉,鳥類環志是將野生鳥類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地標有唯一編碼的腳環、頸環、翅環、翅旗等標志物,再放歸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鳥類的遷徙路線、繁殖等數據的研究方法。大天鵝環志是用來研究大天鵝遷徙動態及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可以了解到大天鵝的行蹤、年齡及種群數量等寶貴資料,我國鳥類環志1983年在青海湖首次環志放飛試驗。

張超說:“環志1T11號大天鵝首次發現是2013年,至今已經來濕地8個冬天了,今年不同的是,在它周圍活動的有三個羽色發灰的幼年大天鵝,幼年大天鵝雖然沒有佩戴環志標識,經過觀測它們是一個家族群體。”

今年春節期間,工作人員精心監測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科學救助受困野生動物,加大巡護管護力度,通過人巡、車巡、無人機巡的立體化巡護方式,讓濕地候鳥過一個舒適的“中國年”。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地處世界候鳥遷徙三號線上,是世界候鳥的重要棲息地繁殖地,是候鳥飛越天山的“能量補充站”。冬季氣候多變,天鵝習性嬌氣。工作人員采取24小時監測候鳥的數量、活動情況、就食時間、種群習性、精神狀態等。“每天要對天鵝棲息地進行消殺,儲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制定了應急預案措施。工作人員全部穿著防護服巡護、投喂食物,精心呵護野生動物安全。”張超介紹。

據了解,國際環志大天鵝是全球禽流感監視網絡的項目之一,2011年夏天,國際鳥類研究員在蒙古國西部為101只大天鵝戴上“1T”系列環志并放飛,1T11號環志大天鵝就在其中,通過環志可獲得大天鵝遷徙、分布及生存環境的基本信息,為保護大天鵝和防治禽流感提供科學依據。張超分析,連續發現“1T”系列環志天鵝,也說明了在新疆越冬的天鵝,有一部分來自蒙古國。(記者 陶拴科)

關鍵詞: 國際環志大天鵝 大天鵝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