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綠色低碳發展再次吸引人們視線 山西實現向清潔能源轉型跨越

2021-04-15 11:4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隨著兩會再提碳達峰、碳中和,綠色低碳發展又一次吸引了人們視線。優化能源結構,大力發展綠色清潔能源對能源發展的意義日益凸顯。

綠色發展成為能源發展的重要基調,從政府到企業,都開始了綠色探索。

山西省是綠色能源轉型的代表省份,也是我國煤層氣資源富集程度最高、開發潛力最大的省份之一。數據顯示,山西省境內埋深2000米以淺的煤層氣地質資源量約8.31萬億立方米,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煤層氣累計探明儲量6675億立方米。

為了推進煤層氣產業發展,山西政府提出先采氣后采煤,通過氣化山西,實現向清潔能源的轉型跨越。

對于中國海油所屬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聯公司”)來說,這是機遇,更是挑戰。自此,中聯公司以清潔能源為主要板塊,開始了從海上到陸地、從常規油氣到非常規油氣雙跨越的探索之路。

保氣保供是能源行業的首要任務,如何提高產量是油氣行業的固有難題。

提升儲量是第一步,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底,中聯公司增列了四個天然氣礦權,實現了致密氣勘探開發生產實現合規合法開采,儲量大幅提升。目前,已形成晉南、晉中、晉西陜東三個主要儲量區。其中,臨興氣田向國家儲委提交1000億方致密氣探明儲量,成為中國海油首個超1000億方儲量規模致密氣氣田。

緊接著的難題就是如何最大限度提高開采效率。為此,圍繞增儲上產的一系列專項行動展開,包括“百日上產”、“沖刺30天,日產上千萬”等,最終實現日產氣量首次突破1000萬方。

短時間的行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不能幫助持續增產,眼下必須加緊加大勘探開發力度。

中國海油在海洋油氣開采方面有豐富經驗,但陸地開采經驗十分有限。“如何將海上的經驗移植到陸地上,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中聯公司總經理助理,中聯公司山西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宇對記者說。

據王宇介紹,目前已進行工業規模開采的非常規天然氣主要有煤層氣、致密氣、頁巖氣。由于陸上非常規天然氣生產作業受地質條件和技術影響,增儲上產很不容易,攻克技術難題是一大挑戰。

經過技術部門持續鉆研海陸技術差異,不斷打通技術難點、堵點,儲層評價、動態壓裂等七大技術創新體系最終形成,大大提高氣田見產效率,在中國海油天然氣生產板塊中,以1.2%礦區面積實現了14.6%的天然氣增產量。

推廣綠色清潔能源,真正實現低碳轉型,除了勘探、開發和生產,銷售也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環。

當前,價格問題大大制約了煤層氣的銷納能力,盡快完善煤層氣價格機制,對于煤層氣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除了企業本身,更需要從制度上找出路。下一步,政府將著重推動解決如何創新煤層氣金融財稅政策、規范煤層氣終端環節價格政策、建立煤層氣價格聯動機制等問題。

未來,推進我國綠色清潔能源發展事業,仍然需要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

作者 劉文文

關鍵詞: 綠色低碳發展 清潔能源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