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第三屆“西洽會”在重慶閉幕 簽約總額3578.2億元

2021-05-25 08:47:29 來源:北京日報

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23日在重慶閉幕,共有359個國內外項目簽約,簽約總額3578.2億元。

此次“西洽會”共有40余個國家(地區)、26個省份、1個特別行政區、6個副省級城市、37家領事機構、超過4100家企業(機構)參展參會。

重慶市商務委主任、第三屆“西洽會”執委會辦公室主任張智奎說,本屆“西洽會”共舉行經貿洽談、考察對接等活動100余場,累計簽約項目359個,簽約總額3578.2億元。其中,集中簽約項目102個,金額2285億元,涵蓋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技術、清潔能源等20余個領域;場外簽約項目257個,金額1293.2億元。

“本屆大會簽約項目共有三大特點,分別是大企業看好西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占主導、綠色低碳產業漸成熱門。”張智奎說,投資額超過50億元的項目達17個,投資方主要來自東方電氣、麥格納、惠科等大型央企、世界500強外企和知名民營企業;制造業項目集中簽約48個,投資額1209.8億元;各界關注和響應“碳達峰、碳中和”,清潔能源方面簽約項目11個,投資額達344億元。

同時,本屆“西洽會”首次舉辦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論壇,21名中外嘉賓提出含金量高的觀點46條、建議35條,如搶抓(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機遇、加強區域產業合作、提速數字化建設、加強與中歐班列對接等,為共商共建共享陸海新通道提供新思路、注入新動能。

“西洽會”的前身為中國(重慶)國際投資暨全球采購會(簡稱“渝洽會”),后經批準,2018年起升級為“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

新聞鏈接

陸海新通道成沿線國家和地區“命運紐帶”

縱貫中國西部和中南半島,與橫貫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交會對接

目的地已拓展至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264個港口

來自陸海新通道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將手放在大屏幕上,十幾個“手印”最終合成一個“大手印”——“陸海新通道國際合作(重慶)倡議”正式發布。

20日至23日在重慶舉辦的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發布的這項倡議,將在暢通貿易、促進投資、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等多個方面促進國際合作。

陸海新通道是由我國西部省份與新加坡等東盟國家合作打造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以重慶為運營中心,利用鐵路、海運、公路等運輸方式,向南經廣西北部灣通達世界各地,比經東部地區出海的傳統線路物流時間大幅縮短。

正式開通近4年來,這條新通道在破解西部地區物流難題的同時,也為沿線國家拓展出發展新機遇。

依托快捷的陸海新通道,我國西部地區可以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產業格局。不久前,一趟陸海新通道專列滿載貨值超500萬元的重慶小康集團汽車零部件,從重慶團結村車站出發,兩天后抵達廣西北部灣,換裝貨輪抵達印尼雅加達。

重慶小康集團進出口公司總經理張興燕算了一筆賬:“從重慶到雅加達,通過傳統江海聯運模式需要30多天,而陸海新通道將物流時間控制在20天以內,提高了運輸效率、縮短交付時間,降低了運營成本。”

在陸海新通道的支持下,小康集團在印尼投資1.5億美元,建立了汽車智能制造基地,并在2018年實現正式投產和批量銷售。

據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統計,陸海新通道貨運量已由2017年底的2934標箱增長到2020年的72895標箱,總量超18萬標箱,貨值突破300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通道目的地已拓展至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264個港口。

推動西部地區開放發展的同時,陸海新通道也向沿線國家和地區釋放發展紅利,將人類命運共同體聚合得更為緊密。

在世界地圖上,縱貫中國西部和中南半島的陸海新通道,與橫貫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交會對接,實現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中國西部地區的無縫銜接。

不久前,韓國LG集團越南工廠生產的電子產品,經陸海新通道抵達重慶,再通過中歐班列運抵歐洲,物流時間比海運縮短一半以上;后來,德國、比利時的貨物也通過中歐班列和陸海新通道運抵東南亞市場,物流周期也成功縮短一半以上。

“陸海新通道降低了中國、東南亞以及歐洲國家之間的貨物運輸時間和服務成本,各國企業將更好地利用貿易和投資機會,共享經濟持續增長和一體化的成果。”在本屆“西洽會”上,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長楊莉明視頻致辭時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陸海新通道在維護供應鏈穩定、支援東盟國家抗疫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已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命運紐帶”。

去年4月,正值新加坡疫情防控關鍵階段,由于海運、空運受阻,一批由重慶捐贈的柑橘、筍干、方便粉絲等農特產品經陸海新通道抵達新加坡,為新加坡抗擊疫情提供物資支持。

陸海新通道不僅在疫情期間為東盟國家源源不斷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資,還讓全球供應鏈避免斷裂風險。“盡管去年受到疫情沖擊,但在陸海新通道支持下,越南與中國西部地區的貿易關系依然得到維護和發展。”越南工業和貿易部副部長杜勝海視頻致辭時說,以重慶為例,2020年越南與重慶間的商品貿易額達到近70億美元,同比增長49.8%。

疫情期間,陸海新通道保持穩定運行,并實現大幅逆勢增長。

“在合作抗疫和推動經濟合作方面,陸海新通道都展示出了它的標桿作用。”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許寧寧說,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詮釋。

(原標題:先進制造業占主導 綠色低碳產業成熱門 第三屆“西洽會”簽約總額逾3500億元)

據新華社 | 作者張琴 趙宇飛 丁英華

關鍵詞: 西洽會 重慶 簽約 金額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