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長寧區打造12個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 激發數字產業化引擎動力

2021-06-08 20:19:02 來源:文匯報

建設虹橋智谷雙創基地、打造中山公園數字金融城、推進全市首個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建設、推廣“數字醫療”新應用……記者從昨天舉行的長寧區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專家座談會獲悉,長寧區將聚焦經濟新動能、生活新方式、治理新范本三大領域,打造12個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以人為本建設“數字家園”。

目前《長寧區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2021-2023年)》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力爭用三年時間,將長寧區打造成為數字化轉型標桿區、示范引領區和最佳體驗區。

數字化轉型要適應不同類型的社會需求

“數字基因”在長寧區有著深厚積淀:早在2000年“十五”時期,率先確立“數字長寧”發展戰略;2016年,設立全市首個“互聯網+生活性服務業”創新試驗區。

為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長寧區開展了大調研工作。截至5月底,全區調研走訪83家企業,開展35場座談,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68條,努力找準各行業發展中的高頻急難問題,梳理出數字化轉型的重點工作和場景建設清單。

“數字化引領城市的未來,數字化轉型要適應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需求。”當天,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獲聘長寧區城市數字化轉型首席顧問。對于“三年行動方案”,他建議在構建分級架構、多中心體系平臺和規劃的同時,打造多個典型案例,形成“數字幸福家園”樣板間。“特別是,老年居民和外地來滬的年輕人共享生活空間,卻沒有生活交集,是否通過數字化轉型打通、融合兩者的需求,讓老人感受到數字生活的便利,讓年輕人找到家的感覺,這對于保持城區活力來說至關重要。”吳志強說。

激發數字產業化引擎動力,提升數字經濟貢獻度

激發數字產業化引擎動力,長寧區致力于以高成長、高集聚、高質量的發展新動能提升數字經濟貢獻度。

引領“數字生態”新格局,長寧區正建設虹橋智谷雙創基地,支持在線金融、在線文娛、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無接觸”配送等業務加快發展。同時推動數字服務相關要素集聚發展,促進政產學研資源互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中山公園商圈將依托數字賦能“逆襲”成為中山公園數字金融城,依托新微智谷、華為—聯通人工智能創新示范中心等重點項目,形成“數字金融”新示范,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同時還將探索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數字金融示范場景。

打造好操作、好體驗、好品質的數字生活新方式

觸達“基本民生”,發展“質量民生”,長寧區致力于打造好操作、好體驗、好品質的數字生活新方式,跨越“數字鴻溝”。

北新涇街道作為全市唯一的 “AI+社區”,成功入選上海首批人工智能示范應用場景。在此基礎上,長寧區圍繞人在社區的各類需求,以“數字家園、人人共享”為主題,建立黨建引領的15分鐘社區生活圈,樹立“數字家園”標桿,圍繞“五個人人”十二大類數字家園生活場景,深化安全、宜居、康養、社交等需求,讓社區服務更有溫度,社區治理更有智慧。

針對教育、醫療、養老等老百姓關注的民生領域,數字賦能的改變也在悄然發生:長寧區已成功申報滬上首個教育數字化轉型實驗區,將圍繞構建一個生態圈、兩個技術基座、三類數字資源、四大教育功能、N個應用場景全面推進“標準化+個性化”的智慧教育,不斷提升數字教育服務能級;建設智慧醫療功能性平臺,推廣“數字醫療”新應用,構建智慧化、整合型、高品質的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整合各類為老服務資源,推進養老綜合平臺建設及“一鍵通”試點,推動智慧養老場景應用落地。

■本報記者 周淵

關鍵詞: 數字化轉型 數字經濟 數字產業 新動能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