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湖北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48.6億元 同比增長46.9%

2021-07-16 14:15:53 來源:湖北日報

7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就2021年上半年湖北外貿進出口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武漢海關副關長楊良勇介紹,上半年,湖北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448.6億元,同比增長4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4.7%。全省進出口總體增速居全國第八。自去年4月起,我省進出口總值連續15個月同比實現正增長。

一般貿易對外貿支撐強勁。上半年,一般貿易貨物進出口1799.6億元,同比增長38%,自今年以來連續6個月保持正增長。外貿主體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除國有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持續發力之外,民營企業第一大外貿主體地位更加鞏固,進出口1405.5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7.4%。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勢良好。除與美國、東盟、歐盟、日本前四大貿易伙伴繼續保持良好合作外,湖北與RCEP成員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持續升溫,貿易值分別為745.2億元和629.6億元,分別增長46.3%和63.7%,成為全省外貿重要“壓艙石”。

武漢市進出口占比超六成,十堰、襄陽進出口成倍增長。全省除仙桃、鄂州、神農架外,其他14個市州進出口同比均實現增長。

傳統優勢產品出口增勢明顯。除機電產品出口額幾乎實現翻一番外,全省出口包括防護服在內的服裝94.7億元,出口醫療儀器及器械4.1億元,均強勁增長,顯示出湖北企業為世界抗疫作出積極貢獻。支撐生產和消費的進口需求進一步釋放。進口機電產品占全省進口總值的六成多,集成電路、半導體制造設備進口額均在百億級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我省綜合保稅區快速發展,實現進出口值196.8億元,同比增長182.8%,高出全省進出口整體增速135.9個百分點,對我省外貿增長貢獻度超過16%。

鏈接:湖北外貿連續15個月正增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愛虎 見記者 汪子軼 通訊員 石然

自2020年4月起,我省進出口連續15個月同比實現正增長。湖北外貿強勁增長的背后,有武漢海關打出的創新開拓“組合拳”助力。7月15日,參加省政府新聞發布會的武漢海關相關負責人對此作了介紹。

聯合商務廳打出創新“組合拳”

“更高的通關效率、更低的通關費用、更優的通關服務”,武漢海關副關長楊良勇介紹,圍繞一系列群眾和市場主體最關心的問題,今年以來,該關以“強監管、優服務、爭第一、創一流”為強關目標,按照“免、減、優、先”思路,以問題和成效為導向,先后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硬核舉措,打出創新開拓的“組合拳”。

武漢海關、湖北省商務廳聯合成立了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在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升信息化應用水、清理規范涉企收費、促進新業態發展、增強企業服務效能等5個方面著力,研究制訂了25條含金量高的硬核舉措,關廳雙方首次聯合發布《關于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若干措施的公告》。

該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小企業促進法》,重點圍繞建立容錯機制、優化關稅和技術貿易措施服務、推進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支持跨境電商優進優出等方面,制定了有針對的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10條措施。

全力服務湖北綜保區高質量發展,支持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該關制訂了支持申報新設綜合保稅區,支持綜保區建設加工制造中心、研發設計中心、物流分撥中心、檢測維修中心、銷售服務中心等6個方面的20條措施。

整體通關時間壓縮約三成

讓好的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武漢海關綜合業務處處長陳志軍舉例介紹,部分舉措初見成效。

免處罰免擔保方面,武漢海關踐行包容審慎監管理念,建立因涉稅要素技術原因差錯“首錯不罰”機制。對符合條件的68家AEO(經認證的經營者)認證企業,推行免除稅款擔保試點。開展試點以來,武漢海關為某企業的216票貨物免除稅款擔保金額1143萬元,大幅減少企業流動資金占用,降低財務費用。

圍繞減環節減成本,該關積極推廣應用“兩步申報+N”通關模式,助力湖北優勢產業降低通關成本。省內“光芯屏端網”的某重點企業,應用“兩步申報+匯總征稅”模式后,最長緩稅期限可達40余天,每年節省資金成本超1000萬元。

著眼于優環境優服務,該關在全省推行7×24小時通關預約服務,確保貨物即到即報、即報即審、即驗即放。全面推廣“提前申報”“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改革措施,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的通關模式。湖北6月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6.63小時和0.9小時,較今年3月分別壓縮29.73%和31.3%。

主動參加長三角一體化改革試點

一些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進口的真空包裝、防光包裝、恒溫存儲等貨物,不宜在口岸海關監管區實施進境查驗。

武漢海關積極主動參與在長三角海關全業務領域一體化改革試點,探索實施開展高新技術貨物布控查驗協同試點。對上述貨物實施“口岸外觀查驗+目的地綜合處置”的兩段式布控處置流程,減少口岸查驗對商品能品質影響,幫助“光芯屏端網”產業穩鏈強鏈。

開展試點以來,相關企業先后進口了23批對潔凈度、溫濕度和震動系數要求極高的超精密機械設備。武漢海關與上海、寧波等口岸海關密切聯系,通過布控查驗協同機制將貨物轉運至廠區無塵室完成貨物查驗,為企業節省倉儲、滯港費用200萬元,每批貨物節時3至5個工作日。

面對疫情造成的“用箱荒”,該關創新實施“新箱+貨物”組貨出口。過去,新造集裝箱先運到口岸辦理出口手續后再運回內地裝貨,改革后,“湖北造”集裝箱就地辦結通關手續、就裝貨出口,緩解湖北出口“用箱荒”。據企業估算,按照年出口8000個集裝箱產能,預計全年將節省經營成本和調箱費用約1600萬元,每個集裝箱節約調箱時間3天。

創新芯屏企業減免稅管理模式。積極向海關總署反映,爭取增值稅分期納稅政策適用面擴大到芯片行業,解決省內相關企業留抵退稅難的問題;為芯屏企業量身打造“免稅E點通”和保稅倉庫出庫“匯總辦理”模式,簡化減免稅辦理流程70%以上,大幅提升通關效率。今年以來,該關已為湖北芯屏企業審核減免稅款逾4億元。

力爭新增AEO認證企業逾40家

AEO通常被稱為高級認證,有了它,企業貨物被抽檢的機率大幅減少,在國際市場上可謂一路綠燈。

今年以來,武漢海關在企業管理和保稅稽核查等領域推出了“互聯網+主動披露”、智慧核查、飛機保稅維修、推動AEO認證企業擴量增效等系列舉措,為湖北760家重點進出口企業送“服務包”,力爭今年關區高級認證企業總數突破100家。

武漢海關企業管理和稽查處處長汪周武介紹,該關制定計劃,加大AEO企業信用培育認證力度,吸引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成為認證企業。力爭今年新增高級認證企業超過40家。(記者張愛虎、見記者汪子軼、通訊員石然)

關鍵詞: 貨物貿易 進出口 民營企業 外貿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