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速政府投資公共停車場建設 各地多措并舉緩解停車難
2021-07-29 15:44:10 來源:湖北日報
今年,我省提出新建八萬個機動車停車泊位,這些停車泊位建在哪里?比例是多少?有什么標準?今年以來,我省住建部門細化要求、多措并舉,正著力將民生實事落實、辦好。
加速政府投資公共停車場建設
新建住宅社區每戶至少配建1個停車位
今年以來,為認真落實省委《“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要求,省住建廳成立工作專班,統籌謀劃、多管齊下推進相關工作。經省政府同意,省住建廳于7月5日印發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全省新增機動車停車泊位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和《“我為群眾辦實事”湖北省城市機動車停車設施建設管理指南》。
根據實施方案,我省將大力新建路外公共停車泊位。按照以公共停車場建設為重點、以施劃路內停車泊位為補充的原則,加速政府投資公共停車場建設,市、州本級至少新建3個至5個公共停車場,縣、市至少新建2個至3個公共停車場。建設過程中,要求各地挖掘人防設施潛力,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及征收閑置地塊等積極推動停車樓、地下停車場、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等集約化的停車設施建設。
同時,根據住建部、教育部、工信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城市居住社區建設補短板行動的意見》有關要求,我省明確新建住宅社區按照不低于1車位每戶的標準配建機動車停車位。《湖北省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同時要求,全省新建小區停車位應全部配建充電樁或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此外,我省正積極部署在孝感、黃石等有條件的城市開展智慧停車管理試點示范。
同步下發的管理指南則對各地停車位建設進行了進一步指導。例如,指南中提出各城市應每5年進行一次全市性的停車供需普查。
城市停車供給總量如何確定?省住建廳相關人士介紹,在停車需求預測的基礎上確定。城市配建停車位占比應在85%以上,路外公共停車位占比可為10%-15%,路內停車位占比不應大于5%等。規劃人口規模大于50萬人的城市,機動車停車位供給總量宜控制在機動車保有量的1.1至1.3倍之間。50萬人以下的城市,這一比例應為1.1至1.5之間。
“全省新建八萬個機動車停車泊位”是省委、省政府統籌確定“十大惠民、四項關愛”行動的具體舉措之一。7月26日從省住建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已新建成停車泊位47380個,完成年度建設目標任務的59.2%。
利用閑置空間 開發智能平臺
各地多措并舉緩解停車難
目前,“八萬個城市機動車停車泊位建設”項目正順利落地。在落實機制上,武漢市由市政協負責統籌協調,停車場及配套設施建設工作指揮部具體負責;宜昌市、仙桃市分別由市委主要領導牽頭推進落實,成立了專班,制定了方案,為推動泊位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襄陽市、恩施州、天門市由住建部門牽頭組織實施,其他地市均由城管部門牽頭組織實施。
省停車泊位建設工作專班根據《實施方案》要求,采取實地查看,現場調度的方式督促各地落實停車泊位建設。針對黃岡市、天門市職責不清,任務不明的問題,省級層面主及時督辦跟蹤,要求相關部門成立專班,編制計劃,落實責任。
在具體推進建設方面,各地因地制宜。針對停車泊位建設涉及部門多、環節多、流程多的問題,仙桃市先后召開多部門聯席推進會7次,形成了高位督辦、高效促辦的“大合唱”工作格局。宜昌市興山縣住建局突出老舊小區停車難問題,加快老舊小區改造和閑置地塊新建改建停車場(位)建設,充分利用地上、地下資源建設停車樓和地下車庫,有效解決停車位先天性不足的問題。咸寧市按照“應規盡規、應劃盡劃、能劃盡劃”的原則,組織人力物力對城區所有背街小巷、社區小區進行全面摸排,對轄區停車區域進行重新規劃設計、規范停車。孝感市完成了智能共享停車總體規劃編制、停車大數據平臺、停車APP建設等。
初步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全省新建成停車泊位超4.7萬個,完成年度建設目標任務的59.2%。其中,宜昌市、黃石市、仙桃市雖任務重、建設數量大,但推進速度較快,完成進度均已超過年度計劃任務的70%。(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三春 通訊員 候繼光 李梅 彭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