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版圖繼續拓展 全面提升高鐵運營品質
2021-08-14 19:08:13 來源:每日新報
一天一夜京滬抵達、3個小時前往京津……這樣的行程,因為高鐵而成為過去。中國高鐵縮短了城市間的距離,助力經濟發展。從最新高鐵規劃來看,中國高鐵版圖繼續拓展,未來高鐵線路將普及我國。中國高鐵發展在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無論是線路普及還是高鐵技術,都在世界處于標桿地位。從鐵路部門獲悉,結合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鐵路正在大力實施客運提質計劃和復興號品牌戰略,全面提升高鐵運營品質,打造具有世界一流運營品質的中國高鐵品牌。
安全性
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
堅持把“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理念貫穿于高鐵建設和運營管理的全過程各方面,深入實施高鐵“強基達標、提質增效”工程,健全高鐵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安全保障體系,推進高鐵外部環境安全綜合治理,確保高鐵安全持續穩定。其中,2008年-2020年,我國高鐵每百公里平均事故率較境外高鐵低82%。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高鐵已累計安全運行92.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3.2萬圈,安全運送旅客141.2億人次,是世界公認最安全的高鐵。
效能性
優化和增加高鐵供給
鐵路部門將發揮高鐵成網運營效應,實行“一日一圖”,優化和增加高鐵產品供給,列車開行數量持續增長、通達范圍不斷拓展。目前,全國鐵路日均開行動車組列車7400多列,占全部旅客列車開行數量的77%。世界銀行2019年研究報告指出,我國高鐵客運密度大約是歐洲高鐵客運密度的兩倍。
舒適性
平穩性指標國際優級
從和諧號到復興號再到現在復興號智能列車,乘車環境和舒適度以及列車性能不斷完善優化。其中,我國高鐵線路基本采用無砟軌道,鋪設重型超長鋼軌和無縫線路,具有超高的平順性。復興號動車組采用減振性能良好的高速轉向架,車體振動加速度小、振幅低、噪音弱,平穩性指標達到國際優級標準,較好解決了列車空氣動力學、輪軌關系、車體氣密強度等技術難題,提高列車進出隧道、高速交會時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車廂內空調系統新風達到16立方米/人小時,比其他國家高7%-60%;車體寬,空間大,橫斷面積達到11.2平方米,比其他國家多14.3%,為旅客提供了寬敞舒適的旅行環境。
便捷性
高鐵網互聯網“融合”
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12306鐵路互聯網售票系統,單日售票能力達2000萬張以上,目前互聯網售票比例為86.2%,單日最高達90%。依托12306平臺,推動高鐵網與互聯網“雙網融合”,推出電子客票、移動支付、在線選座、刷臉進站、互聯網訂餐等服務舉措,同時保留紙質車票、車站窗口等傳統服務渠道,保證老年人和脫網人群出行便利,顯著提升鐵路服務品質。
經濟性
票價為別國1/3至1/4
我國高鐵平均票價為其他國家的1/3至1/4。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高鐵累計實現票價收入11044.7億元,占鐵路客運收入的比例由2015年的53%上升至2020年的78%。
世界銀行2019年研究報告稱:雖然中國高鐵線路中高架橋梁和隧道占比很高,但高鐵網絡平均建設成本僅為其他國家的2/3,高鐵網絡經濟回報率為正,中國高鐵干線線路的長期經濟可行性可持續發展。(新報記者張珊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