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江蘇省靈活就業人員達1100萬 加快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2021-09-13 11:18:29 來源:江南時報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9月10日,江蘇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舉辦“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江蘇省靈活就業態勢、農民工就業以及困難人員增收等情況。記者了解到,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江蘇聚焦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用心用情做好就業幫扶工作。

靈活就業人員達1100萬

江蘇通過鼓勵業態發展、完善保障政策、推行便捷服務等舉措,拓展靈活就業新空間,目前江蘇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1100萬人。

為加快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江蘇省政府出臺了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政策,鼓勵網絡營銷、直播帶貨、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智能服務等產業發展,規范快遞、外賣、代駕、貨運等平臺就業,支持多樣化的自主就業、分時就業、居家就業,促進更多新的就業崗位成長。將平臺企業靈活就業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開設靈活就業專區專欄或線上零工市場,免費發布供求信息,為平臺企業做好用工指導和服務。目前,江蘇快遞、外賣、網約車、電商等平臺企業從業人員超過400萬。

江蘇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放寬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參保政策,制定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地區實施方案,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參保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7月末,江蘇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數達到483.8萬人;1-8月全省共向49.72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16.75億元。支持平臺企業(電商企業)以及新業態企業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同時,積極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

援企穩崗

讓2300多萬農民工安心就業

江蘇是農民工就業大省,全省農民工總量達2300多萬人。面對常態化疫情防控,江蘇大力實施援企穩崗,通過開展留工專項行動,幫助農民工返崗復工,讓農民工安心在蘇就業。

據介紹,在去年實施的系列紓困政策基礎上,江蘇今年延續實施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繼續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企業繳費費率,繼續對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給予政府補貼,進一步加大對市場主體的扶持力度。今年以來,全省共開展政府補貼性培訓287萬人次,支出培訓資金達18.4億元。

江蘇還持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農民工返鄉創業培訓5年行動等,采用下鄉“直通車”、網絡培訓等模式,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截至8月底,全省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39.78萬人次、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23.84萬人次、農民創業培訓3.49萬人。

幫扶19.26萬困難人員就業增收

江蘇堅持落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要求,健全優先援助和重點幫扶機制,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8月,全省共幫扶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19.26萬人。

江蘇對領取失業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失業保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補助金。1-8月全省共發放失業保險金43.85億元、惠及53.99萬人,人均失業保險金水平1653元。

此外,江蘇還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實施“一對一”個性化就業指導服務,提高就業能力和職業轉換能力。落實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社會保險、一次性創業和創業帶動就業等補貼政策,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創業。1-8月,全省發放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52.55萬人、17.96億元。

同時,江蘇還通過“按需定崗、因人設崗”創新崗位開發模式,與相關部門共同開發護漁、護林、助殘、防疫等崗位,提高崗位質量和安置匹配度。對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通過公益性崗位予以托底安置。1-8月,全省共開發各類公益性崗位9589個,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134個。

(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海燕)

關鍵詞: 靈活就業人員 新業態 新模式 農民工 就業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