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五道梁變電站GIS大修 今年最大一項大修工程
2021-09-18 11:32:56 來源:科技日報
9月13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110千伏五道梁變電站GIS大修工程現場,國網海西供電公司輸電、變電運維人員現場調試、連接、一次電纜制作敷設……將變電站重要負荷轉入車載移動式變電站內,從而實現“不間斷”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
110千伏五道梁變電站2005年投運,至今已運行16年,GIS設備已達到運行時限,并有漏氣現象,急需實施解體大修。為進一步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國網海西供電公司計劃于9月7日至9月28日,對五道梁變電站GIS設備進行為期21天的大修。作為青藏鐵路配套供電工程的聯絡變電站,五道梁變電站肩負著青藏鐵路沿線、五道梁、沱沱河地區供電的重任。
為確保重要負荷持續運行,不受停電影響,國網海西供電公司采用車載移動式變電站,將110千伏、35千伏重要負荷轉入車載移動式變電站內,持續對重要用戶供電,破解負荷轉移難題,保障GIS大修工程不停電實施。變電站GIS大修完成,負荷又將轉回原站,從而實現“不間斷”供電,減少對客戶的影響。
“此次大修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對110千伏GIS設備的主要元件解體大修檢查、斷路器液壓機構進行開蓋檢查維修、更換匯控規內主要電氣元件、改裝密度繼電器閥。是國網海西供電公司今年最大的一項大修工程。”青海電力三江源(海西檢修)共產黨員服務隊隊長趙浩翔介紹說。
為確保工作順利完成,趙浩翔帶領人員、設備提前7天抵達現場,為GIS大修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8月31日晨曦微露,汽車駛離格爾木,沿著青藏線一路向南緩緩駛去,海拔一路攀升,2882米,3540米,5010米,4765米,到達五道梁已是深夜。
五道梁地區海拔4765米,被譽為“生命禁區”,全年平均氣溫4.6攝氏度,全年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7.07攝氏度,含氧量是其它地區30%。
入夜時分的五道梁仿佛開啟了地獄模式,氣溫驟降,胸悶氣短,頭痛欲裂,嘴唇發干……高原反應接踵而來。趙浩翔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幾乎是一個多小時醒一次,似睡非睡,太難受了!”趙浩翔說。
天色剛亮,由于缺氧頭疼,幾乎一夜沒合眼的趙浩翔開始布置今天的工作,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車載移動式變電站的負荷接入工作。
制作引流線、T接、制作電纜頭……一個擰螺絲的簡單動作都會耗費巨大的體力,即使安靜的坐著,最簡單的呼吸,在這里都顯得那樣艱難。
太陽躲在云層里,遲遲不肯露面。“師傅,電纜絕緣外皮剝出來了,剩下的任務交給您了。”張東成把工具擺放好,跪在地上,開始制作電纜頭。刀具在雙手間翻飛,每一道工序都認真細致。
9月的五道梁平均氣溫5.5℃,陰沉的天空飄著雪花。“這里氣候多變,一天有四季,早上還是晴空萬里,下午又變成了雨夾雪。最難的是吃飯、睡覺,整夜睡不著,這里的水質太硬,吃多漲肚、不吃又餓。”趙浩翔說,“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忍著各種不適,保質保量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
夕陽西下,五道梁在風雪中又將迎來了它的夜晚。趙浩翔帶領黨員服務隊堅守在海拔4765米的五道梁,在晝與夜的交替中,用責任和擔當,守護萬家燈火。(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王震鵬 許小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