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繪出數字經濟畫卷:賦能傳統零售企業 激活產業增長動能
2021-09-18 11:40:33 來源:江蘇經濟報
從填補國內空白的高端智能靈巧手,到高度自動駕駛系統;從智能3D感知芯片與模組,到可編程柔性化高精度協作機器人……記者日前從省工信廳大數據產業處獲悉,近年來,江蘇不斷發揮在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在數字化變革中搶占先機,加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繪出數字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業態創新 賦能傳統零售企業
朱清林是一名開店經驗超20年的“老江湖”。他的店位于南京市江寧區的清林家電經營部,門店經營規模雖然不大,但是開業十幾年來倒也不太為生意發愁。
然而,幾年前,這家有20年歷史的老店因受到電商沖擊,自身又面臨賬目管理無序、庫存管理混亂以及從代理商進貨帶來的壓貨等長期問題,一度陷入發展困局。“必須尋求能夠結合電商、社群和線下門店的工具”,觸網心切的朱老板意識到,鄉鎮店需要的是數字化轉型、內生轉型。同一年,清林家電經營部加入了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的會員店,老店開出了“新花”。
匯通達通過SaaS(軟件服務化)工具和服務的疊加,為清林家電插上“互聯網翅膀”,實現了傳統“店商”疊加互聯網“電商”的成功轉型。朱老板不僅依然經營管理著自己的線下門店,同時還為門店開設了“線上店”和“社群店”,在最近一次的營銷活動中,門店提升營業額近8萬元,漲粉數百人,服務本地實體經濟的效能被充分激活。他對記者樂呵呵地憧憬著:“現在我有更多的預算來做好活動,形成正向的經營循環,做大生意!”
而這樣的鮮活案例,每天正在匯通達全國數十余萬的鄉鎮店里時刻發生著。匯通達以信息化、數字化手段改造鄉鎮傳統商業網點,推動全國19000個鄉鎮超14萬家零售門店“脫胎換骨”。正如匯通達總裁徐秀賢所說,“匯通達產業互聯網的服務方式是在公路、電路、網路之后打通鄉村振興的第四條路:城鄉資源暢通交換的‘新商路’,‘新商路’也將成為農民的‘致富路’。”
技術創新 激活產業增長動能
走進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AI質檢示范車間,記者看到,一臺質檢設備“咔咔咔咔”連拍13張圖像,用機器人模擬人檢驗產品的視角,并將圖像實時上傳,產品質檢結果反饋回機器人,再對產品歸類,整個流程只要 1-2 秒鐘。在這個車間內,像這樣不知疲倦、穩定可靠并能持續工作的機器人共有35臺,相當于300多名熟練工人。而在一墻之隔的傳統生產線上,一個工人全神貫注地在顯微鏡設備的輔助下,在20秒內熟練地檢測完了同一個精密產品。
墻內墻外,為何隔開了兩道“風景線”?原來,這得益于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數字化改造技術。從2018年8月開始,微億智造開始以單點的形式切入生產現場,為精研科技這樣的生產企業提供人工智能質檢設備。如今,公司已實現了人工智能設備在工業現場的大規模批量應用,批量部署智能設備超過250臺。
由于取得了生產現場的全面質量數據,微億智造陸續開發了超過400種各類工業人工智能模型,應用現場已達到100多個。為了解決企業在生產現場使用算力的成本,并且實現模型的持續迭代,公司開發并落地了“工業人工智能模型和算力云端部署”的模式,將模型和算法部署在云平臺上,企業無需購買算力機,只要在有需求時調用即可。
“我們一邊幫助每個企業節能降本,不斷升級,把整個行業的標準做到統一,同時借助政府搭建的工業大數據云平臺,把算法模型上云。企業本來上一套算力機和其他費用至少10萬元,現在一年可能花一兩千元就夠了。”常州微億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侯大為介紹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