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湖北森林碳匯達4850.46萬噸 約占全國森林碳匯的4%
2021-09-22 17:43:40 來源:湖北日報
9月18日,省林業局發布《湖北省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評估報告》。報告顯示,湖北省森林生態系統2019年固碳量約為1322.72萬噸,轉化為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達4850.46萬噸,約占全國森林碳匯的4%。
森林碳匯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的過程,“就像銀行存儲現金一樣,森林可以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存儲二氧化碳。”省林業局生態保護修復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后,并不能完全存儲下來,有一部分會隨著植物和土壤的呼吸釋放出來;植物死亡以及火災、病蟲害、采伐等,也會導致森林釋放一部分碳,剩余存儲的二氧化碳即稱為碳匯。
森林碳匯是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一個重要部分,可以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據介紹,2019年我省森林生態系統約可吸收4850.46萬噸二氧化碳,可中和全省2019年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2.18億噸的22.25%,中和全省當年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3.69億噸的13.15%。
7月16日,隨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林業碳匯迎來實質利好,為進一步鞏固提升國土綠化水平,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森林蓄積量注入新動能。經過測算,森林蓄積量每增加1立方米,相應地可以固定1.6噸二氧化碳。
2015年以來,我省依托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積極推進林業碳匯項目開發。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開發中國核證自愿減排(CCER)林業碳匯項目8個,其中碳匯造林項目6個、竹子造林項目1個、竹林經營項目1個,共計94.36萬畝,預計年均減排量76.8萬噸。(記者汪訓前、通訊員趙輝)
據悉,這8個項目全部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進行了公示,其中通山縣竹子造林碳匯項目1.05萬畝,已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備案, 是全國首個可進入國內碳市場交易的CCER竹子造林碳匯項目。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