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聯水產:加大國內采購比例 沙特蝦不造成重大影響
2021-01-12 15:32:10 來源:消費日報網
11月14日蘭州市衛健委通告一份來源于天津港冷鏈蝦的蝦內包裝樣品核酸檢測陽性一事,國內最大的水產食品企業國聯水產11月15日公告表示,經查此次檢測出現問題的冷鏈蝦由公司自沙特購入,但該貨物未經本公司流轉,而是通過天津港直接運輸至蘭州,與公司線上線下在售的水產品無關,且占比較小。
公告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沙特蝦累計銷售7,920.42萬元,占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的比例僅為2.28%。
國聯水產同時表示將繼續加大國內采購比例,深化“國內為主、海外為輔”的全球供應鏈。
另據公司官宣披露11月15日,國聯水產與國內區域性商超的標桿性企業大張實業簽訂協議,雙方深度攜手擬成立聯合集采平臺。其中,由國聯水產出資 6000萬元,大張集團出資 2億元,發揮國聯水產的全球采購優勢和大張及保亭會的零售連鎖優勢,致力于為保亭會為主的全國零售連鎖企業提供水產集采服務。
臨近年底,水產消費持續旺盛。國聯水產表示擁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具備制度完善和設施齊備的檢測能力,在國內水產行業最早通過了ISO9001、HACCP、BAP、BRC、EU等全球最嚴苛的體系認證,有責任和能力全面維護和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權益。
全面加大國內采購比例,可追溯體系保障食品安全
早在2016年,國聯水產就已將公司的業務重心轉回國內,布局實施“國內為主、海外為輔"全球產業鏈。數年來,公司辛勤耕耘發展,積極加大國內采購,確保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控的海洋產品。
尤其在今年新冠疫情發生后,國聯水產更是進一步加大了在國內的采購比重,構建行業內最嚴格的系統性檢測管控,確保產品供應鏈的安全可控。目前公司國內采購產品分為兩大類,一是全產業鏈自主養殖,一是國內委托養殖和合約采購。
長期以來,公司培育了業內少有的全產業鏈模式。在水產養殖方面,保持較好的集約化、規模化、智能化、標準化的路線,避免了國內常規水產養殖的弊端。
以對蝦養殖為例,目前我國對蝦養殖原始、粗放、低水平、高分散、低效率的特點。而國聯水產所開創的工廠化養殖則有分段養殖、生態養殖、循環水和全封閉四大顯著特點,具有隔離病原、產能提高、節約人力、減少污染等顯著優點。
2016年,國聯水產在湛江市南三島建立了第一期占地約1100畝的對蝦工廠化養殖基地,開創了對蝦工廠化養殖的先河,實現了從育苗到餐桌全程可控的全封閉式養殖模式,保證了食品安全和可控。
除工廠化養殖外,國聯水產也在深水網箱項目發力。今年3月份公司發布公告稱,計劃五年內分期投資約20億元,主要包括建設2000余個深水網箱、育種育苗基地、飼料廠水產品加工廠和科研中心等產業鏈項目,以推動海鱺、紅魚、金鯧魚等品種的科學養殖。
據公司在投資者互動平臺的回答,截止今年9月,公司南三深水網箱項目數量有210多個。徐聞深水網箱項目短期規劃100個正在實施中,已投入使用11個,中長期規劃更是在2000個以上。
如果說工廠化養殖和深水網箱項目是國聯水產自主養殖的先進技術代表,那“小龍蝦戰略“的制定和實施則是其國內委托養殖和合約采購的成功典范。
2017年,國聯水產開始探索小龍蝦行業, 2018年,公司沿著長江經濟帶展開“短期+中期+長期”的戰略布局,先后落地國聯(益陽)小龍蝦加工項目、國聯(監利)小龍蝦合作項目。公司在當地進行委托養殖或合約采購,確保能夠最快獲得合格貨源,保障原料符合公司標準。
目前,國聯水產正和監利市政府規劃一個新的10萬噸的小龍蝦工廠。計劃2020年年底前動工,2021年投入使用。即將成立的小龍蝦產品加工基地將發揮公司水產加工技術和產品品控的優勢,帶動小龍蝦加工行業規范發展。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事件的發生更是加速公司提高國內采購的決心,預計,后期公司的工廠化養殖和深水網箱項目等將加速推進,國內外采戰略的重要性再度提升。未來,公司產品的國內采購比例將大大提高,國產替代進口產品的速度將極大的提升,對進口產品的依賴進一步降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