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世界信息:與多巴胺沒多大關系的“多巴胺穿搭”真的和快樂有關

2023-06-07 08:52:56 來源:央廣網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近日,“多巴胺穿搭”上了熱搜。它指的是在服裝方面進行高飽和度的色彩協調搭配,于鮮亮彩色中尋求協調與平衡。


(資料圖)

雖說“多巴胺穿搭”的概念并不一定科學,但它的“情緒療愈”作用卻是實實在在的。有研究者認為,這是在通過色彩艷麗的時裝來調動正面的情緒,是一種“積極化的聯想”。

“多巴胺”本是腦內分泌的物質,為何能指引穿搭?這種指引是否科學、準確?顏色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面對生活壓力,還有哪些途徑能讓我們進行更多“積極聯想”?

山西消防發布的“多巴胺穿搭”(視頻截圖)

與多巴胺沒多大關系的“多巴胺穿搭”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沖。它和人的情欲、感覺有關,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中國心理學會科普委委員、北京中科普心理健康促進中心常務副主任唐義誠介紹,神經元分為軸突和樹突,其相接觸的地方叫做突觸,多巴胺就是經過突觸從一個神經元傳導到另一個神經元來完成信息的傳遞。

多巴胺也是一種快感物質,有快樂荷爾蒙或快感荷爾蒙的別稱,但我們所說的“多巴胺穿搭”風格,未必與多巴胺有多大關系。唐義誠指出,“多巴胺穿搭”一詞,其實是由一些時尚心理學家提出的。一位名叫道恩·卡倫的心理科學學者在其撰寫的《穿出最好的人生》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多巴胺穿搭”的概念。這一概念,只是利用多巴胺字面的意思,即通過穿衣服這件事,讓我們變得更加快樂、積極、有活力,只要符合這樣一種標準及功效的穿搭,都可以叫做“多巴胺穿搭”。

至于這種穿搭風格是否真的能讓人分泌多巴胺,暫時未有科學研究提供支撐。如果非要精確計算一下穿了某種顏色的衣服之后多巴胺的分泌量,恐怕無論是心理專家還是穿搭大師都不能給您準確答案。“所以不妨以傳播的視角去理解‘多巴胺穿搭’這件事,而不要把它當成一種科學的概念。”唐義誠表示。

換個顏色,換種心情

雖說與多巴胺本身沒多大關系,但“多巴胺穿搭”通過改變衣服顏色帶給人積極情緒,確有科學的一面。唐義誠介紹,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有些顏色的確被證實會影響人的心情甚至選擇。比如長期處于紅色環境中,人可能會作出更沖動的決定;而處于藍色環境中的時間太長,則會降低食欲等欲求。

在工業科學領域有一項研究叫“聚衣認知”,專門研究衣服的顏色會對心情有哪些相應的影響。一些學者發現,人們在穿白色或灰色衣服時,處理事情更加精于計算,更擅長用量化思維進行思考,也更善于作出理性判斷;而穿紅色或粉色衣服時,人會變得更加沖動,與別人溝通的意愿和次數會有所提高。

這種顏色對人原始認知的影響,在日常生活領域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在餐飲管理方面,多數餐廳喜歡裝修成橘黃色,科學研究表明這是一種能夠促進人的食欲的顏色;而很少有餐廳裝潢為藍色,因為藍色冰冷而安靜,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會讓你食欲不振。

靠“多巴胺穿搭”持續走紅的up主(視頻截圖)

“調節心情小妙招”請收藏

對于“多巴胺穿搭”,有網友表示:這種快樂或許無法解決我們面對的棘手的難題,卻能夠緩解焦慮。的確,對于許多不夠自信、憂心他人目光的女孩來說,“多巴胺穿搭”使她們放下了身材和容貌焦慮;一些身著鮮艷顏色、新款服飾的老年人也通過“多巴胺穿搭”使他們周邊的人放下了固有觀點和“老年人應該如何、不應該如何”的有色眼鏡。但也會有一些反感這種穿搭風格的聲音,覺得這么穿“很奇怪”或“為老不尊”。

唐義誠表示,這與人性中的外群體效應有關。人們通常把那些和別人穿的不一樣、長相與普通人有差異、言行舉止與眾不同的人視為異己,對他們產生天然的敵意。“多巴胺穿搭”通常搭配高飽和度色彩,難免激起外群體效應,引發人們不友好的認知,這也是為什么“多巴胺穿搭”在日常生活中屬于小眾穿搭。

積極的情緒不僅可以通過“多巴胺穿搭”來獲得,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悄然調動積極情緒的小秘方,可以給工作學習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當和別人溝通交流時,手里捧一杯溫水,人會變得更加溫和,更愿意與人交流情感層面的話題;在辦公桌上放一面鏡子,會有效提高自我意識,讓工作效率和心態變得更積極。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有哪些帶給我們“積極聯想”的方法,還需要您慢慢去發掘和體驗。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皖ICP備2022009963號-55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