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歸化與異化理論(異化理論) 世界實時

2023-02-22 09:55:43 來源:關注網

1、異化理論:黑格爾認為自然界、人類和社會意識形態都是觀念的客觀化即外在的表現。

2、觀念的外在的表現過程是從不充分表現向充分表現發展。


【資料圖】

3、2、人類產生之后,就由人類的精神活動成果表現出來,觀念通過哲學完成了自我認識,完成了向觀念的回歸統一的過程。

4、異化理論不是馬克思的,是黑格爾的。

5、所謂異化,就是客觀化的過程。

6、擴展資料異化理論的起源:異化現象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出現,但是把這種現象提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卻是近代的事情。

7、詞源的考察表明,異化的德文詞entfremdung是英文詞alienation的翻譯,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

8、在神學和經院哲學中,拉丁文 alienatio主要揭示的意思:指人在默禱中使精神脫離肉體,而與上帝合一。

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異化論異化 (aIienation):哲學和社會學的概念。

10、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不同歷史時期的學者有不同的解釋。

11、從馬克思主義觀點看,異化作為社會現象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12、私有制是異化的主要根源,社會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終根源。

13、異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們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品反對人們自己的特殊性質和特殊關系。

14、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

15、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異化達到最嚴重的程度。

16、異化在一定歷史階段同對象化與物化有關。

17、但是,異化不等于或歸結于對象化與物化。

18、對象化與物化作為人的社會活動,將與人類社會一起長存,而異化活動則是短時期的歷史現象,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會分工的最終消滅,異化必將在社會歷史上絕跡。

19、 馬克思主義以前的異化理論。

20、異化現象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出現,但是把這種現象提到理論高度來認識,卻是近代的事情。

21、詞源的考察表明,異化的德文詞entfremdung是英文詞alienation的翻譯,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alienatio。

22、在神學和經院哲學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兩層意思:(a)指人在默禱中使精神脫離肉體,而與上帝合一;(b)指圣靈在肉體化時,由于顧全人性而使神性喪失以及罪人與上帝疏遠。

23、 在中世紀文獻中只是孕育著異化理論的萌芽。

24、異化理論是在文藝復興以來的近代西方哲學里逐漸形成起來的。

25、首先接觸異化實質的理論形態,是社會契約說。

26、其中異化已被明確規定為一種損害個人權利的否定活動,即指權利的放棄或轉讓。

27、荷蘭法學家格勞修斯(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這個概念說明權利轉讓的第一個人。

28、霍布斯和洛克雖然沒有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他們用別的概念表達了與格勞修斯相同的思想。

29、在盧梭的社會契約學說中,異化除表達上述思想外,還包含有更深一層的含義。

30、盧梭強調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不能轉讓,除非在社會契約中放棄這種權利和自由,轉讓給代表他們的國家。

31、盧梭的這種態度,表明了他要求個人權利和自由的意向。

32、盧梭還揭露了人的社會活動及其產品變成異己東西的事實。

33、他曾在《愛彌兒》中指出,文明使人腐敗;背離自然使人墮落;人變成了自己制造物的奴隸等等。

34、這樣,他就在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兩重關系上,深化了異化概念的內涵。

35、盧梭在異化思想上的推進,終于成為向德國古典哲學異化理論過渡的橋梁。

36、 “異化”在德國古典哲學中被提到哲學的高度,從而進一步擴展和加深了它的含義。

37、馬丁·路德最先把希臘文圣經中表述異化思想的概念翻譯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喪失)。

38、從費希特到黑格爾,他們所使用的外化(entausserung)概念,是從馬丁·路德的翻譯演化來的。

39、雖然費希特還沒有使用異化概念,但他經常從哲學高度通過外化這個概念揭示異化的重要含義。

40、例如自我外化為非我,從而使原來與自我同一的東西變成異己的東西。

41、詩人席勒通過批判勞動分工所帶來的危害,相當深刻地揭示了異化的實質,他認為,永遠被束縛在整體的個別小部件上的人,本身也變成了部件。

42、 黑格爾的異化思想最初表現在對于基督教的“實證性”所作的批判中。

43、他繼費希特揭示人與自然的異化關系之后,通過思想異化的形式揭示了人與人的異化關系。

44、他認為,所謂基督教的“實證性”,就是指人所制造的基督教變成了一種僵化的反過來壓迫人的異己力量。

45、在《精神現象學》中,黑格爾的異化理論達到高峰,異化成了說明自然、社會、歷史等辯證發展的核心概念,成為在“自我意識”所體現的人類意識和社會發展整體中始終起重要作用的中介。

46、黑格爾把存在的一切都歸結為“自我意識”,把異化也歸結為“自我意識”的異化。

47、自我意識作為絕對理念外化為自然,在社會歷史中作為“自我意識”環節的人異化為“絕對精神”。

48、他認為,人和由人所組成的各種社會形態及其歷史作為主體,在異化中不僅表現為“分裂為二”、“或樹立對立面的雙重化過程”,而且這種由主體所產生的對立物,對于主體是一種“壓迫性的”、“吞食它的力量”,從而賦予異化概念不同于外化概念的深刻含義。

49、但是,黑格爾在把異化作為發展中介的同時,往往也把對象化和對立面轉化籠統地當作異化,把“自我意識”作為異化的前提和歸結點,表現了他的異化理論的唯心主義歷史局限性。

50、在黑格爾之后,費爾巴哈力圖從唯物主義觀點闡述異化。

51、但是,他只是說明了宗教的一個本質方面,不是上帝創造了人,而是人創造了上帝,使人本身的力量變成了凌駕于人之上的超自然的神的力量。

52、此外,對于黑格爾唯心主義異化理論所包含的許多深刻內容,他都無力加以揚棄。

53、 馬克思的異化觀。

54、馬克思批判了前人非科學形態的異化理論,并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最典型的異化本質。

55、在馬克思之前,人們所揭示的種種異化,基本上還停留在異化的外部現象。

56、馬克思則揭示出決定異化外部現象的本質異化,即異化勞動或勞動異化。

57、 馬克思的異化勞動理論的形成有一個發展過程。

58、在1842~1843年間所寫的《論猶太人問題》、《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等著作中,馬克思尚停留在研究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異化問題的階段。

59、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馬克思明確提出了異化勞動的觀點,并以此作為自己異化觀的出發點。

60、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運用異化勞動觀點,進一步揭示了作為資本主義社會和前此社會的主要異化形式“私有制異化”,即作為國家形式的政治統治的異化以及勞動作為人的自身否定的社會活動的異化。

61、從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在《經濟學手稿(1857一1858)》和《資本論》等著作中,馬克思以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為基礎來闡明異化的本質。

62、他在這些著作中揚棄了從社會契約論到黑格爾的異化理論,認為轉讓不過是從法律上表示簡單的商品關系;外化則表示以貨幣形式對社會關系加以物化;異化才真正揭示了人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最一般的深刻的社會關系,其實質在于表明人所創造的整個世界都變成了異己的、與人對立的東西。

63、馬克思對異化勞動的內容作了深刻的概述。

64、 馬克思在批判吸取黑格爾的合理思想時,明確指出異化的產生和演變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進步的歷史意義。

65、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異化“是過去歷史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66、但是,馬克思認為異化決不是永恒存在的現象,而是受一定生產關系制約的歷史現象。

67、因此,受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制約的異化,必將隨著這種生產關系的徹底消滅而消滅。

68、 西方學者對于異化問題的研究。

69、從馬克思提出異化勞動理論到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學者中間,異化問題已從經濟、政治領域擴展到道德、心理、病理科學、技術、文藝等等整個文化思想領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學說,但它們歸根結底都受其哲學觀點的制約。

70、例如,尼采從唯意志論出發,把人的異化歸結為放棄生存的意志。

71、存在主義者從唯我主義出發,把異化及其克服歸結為人的自我選擇。

72、新弗洛伊德主義者E·弗羅姆,從感覺論的主觀唯主義出發,把異化說成是人的一種體驗方式。

73、這些異化學說,都不是歷史地從人們的社會關系考察異化產生的根源,而是側重于從生理、心理、道德、技術等思想文化方面找原因。

74、所以,它們不僅弄不清異化的真正本質及其根源,重復了把異化與對象化、物化等同的錯誤,而且 具有掩蓋資本主義制度為異化真正根源的傾向。

75、我的理解:異化就是被物欲所改變,也就是被物欲所支配,而失去理性了。

76、所以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社會的前提條件是物質極大的豐富,也就是說,共產主義社會的人不再被物欲所異化、支配。

77、但是欲望是個無底洞,物質再怎么豐富也不可能填滿欲望之洞的,因此,不能從外部環境去滿足條件,應該從內心改變去滿足條件,即降低對物質的欲求。

78、這也是“格物”所說的意思——格去物欲。

79、無欲才能無私,心底無私天地寬!無欲則剛!這不就是大同的共產主義社會嗎?異化 (aIienation)是哲學和社會學的概念,作為一種理論,各家有不同的解釋,馬克思主義的異化理論,大體意思是:異化作為社會現象同階級一起產生,是人的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及其產品變成異己力量,反過來統治人的一種社會現象。

80、(例如人造出機器人,而機器人反過來指揮人,人變成機器人的奴隸,這就是一種異化)私有制是異化的主要根源,社會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終根源。

81、異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們的生產活動及其產品反對人們自己的特殊性質和特殊關系。

82、在異化活動中,人的能動性喪失了,遭到異己的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從而使人的個性不能全面發展,只能片面發展,甚至畸形發展。

83、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異化達到最嚴重的程度。

84、異化在一定歷史階段同對象化與物化有關。

85、但是,異化不等于或歸結于對象化與物化。

86、對象化與物化作為人的社會活動,將與人類社會一起長存,而異化活動則是短時期的歷史現象,隨著私有制和階級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會分工的最終消滅,異化必將在社會歷史上絕跡。

87、【我的理解】:【簡單地說】:異化就是人的物化和商品化。

88、【復雜點說】:參照一樓。

89、【個人觀點】:私有制能使人異化,難道公有制就不能使人異化?指令性的計劃經濟中生存的人不更像一個大機器上的螺絲釘嗎?何況,這機器還倡導要做這樣一個螺絲釘呢。

90、這又怎么體現人格、人性、創造力的全面發展呢?。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異化勞動 自我意識 黑格爾的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