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產經 > 正文

首家“家庭式滋養型”寶寶屋樣板間對外開放 靜安區“社區寶寶屋”進入2.0版本

2023-03-10 15:09:38 來源:東方網

“現在有了這個寶寶屋,帶她來這里玩一玩,有老師指導,有正規的語言訓練,我們很放心的。”家住在附近河濱花園小區的居民陳建生,一早就帶著19個月大的寶寶昳昳,來到了吳江幼兒園寶寶屋。位于昌化路420弄6號的“吳江幼兒園寶寶屋”近日正式對外開放,這是幼兒園內的嵌入式、臨時性1—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設施。這也是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的第四家“寶寶屋”。


【資料圖】

記者了解到,這家社區寶寶屋最大的亮點,是在傳統的“保育服務”以外,依托幼兒園自身的語言特色,讓寶寶屋內的嬰幼兒在聽一聽、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的同時,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和諧發展。除了給孩子提供免費的托育外,寶寶屋也會給家長提供免費的科學育兒指導,這也標志著靜安區社區寶寶屋2.0版建設啟動。

萌寶樂園等三個區域各有特點

“語言發展”倍受家長青睞

上午,樊女士帶著2歲多的寶寶來到吳江幼兒園的社區寶寶屋,希望開口比較晚的寶寶在這里能得到幫助,自己也可以從“老師”這里學習到語言教養技巧,讓寶寶能聽懂老師說的話,有小便、口渴等需求,愿意向老師開口表達,對老師的詢問有回應。這樣等寶寶9月份進幼兒園時,也不用那么擔心了。

記者了解到,嵌入在吳江幼兒園內的社區寶寶屋占地面積30平方米,分為萌寶小屋、萌寶樂園、寶媽加油站等三個區域。其中,萌寶小屋是通過樹屋形式的打造,讓孩子在里面和玩具互動,在聽一聽、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的同時,得到發展。

“比如你看這墻面上的獼猴桃玩具,小朋友不僅僅是通過眼睛去看它,還可以用小手去摸一摸它的材質,會有一粒粒獼猴桃籽的凹凸面,再湊近鼻子去聞一聞,哇是獼猴桃的香味。這時候小朋友知道了,原來獼猴桃長這樣,它摸上去籽是凹凸不平的,聞上去是酸酸甜甜的。通過五感體驗之后,他會知道原來它叫獼猴桃,再自己去開口學說一下。”靜安區早期教育指導中心老師鄭超蕾說道。

記者在戶外的萌寶樂園看到,這里給孩子們提供了滑梯、蹺蹺板等多種運動器械,同時裝點了童趣的風車,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看護下,盡情地體驗著這里的運動設施。

“除了有滿足孩子動作發展的需求,也是利用了寶寶動作帶動語言的特點,在寶寶運動的過程中促進他的語言發育。”靜安區早期教育指導中心老師徐玥這樣說道。

據了解,吳江幼兒園素來以“語言發展”為特色,此次正式運行的社區寶寶屋以“樂言樂語,快樂相伴”為特色,將通過“樂玩”環境,促進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寶寶屋的孩子都是1—3歲的孩子,他們月齡比較小,都是處在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和早教中心的老師,希望幫助這些孩子能夠在語言上面得到一些發展,得到一些鍛煉。”吳克培介紹說。

首家“家庭式滋養型”寶寶屋樣板間

嘗試“更多可能性”正式對外發布

當天,全市第一家“家庭式滋養型”特色寶寶屋樣板間在江寧路街道蔣家巷社區對外發布,繼續征求居民意見。開在居民小區里的蔣家巷社區寶寶屋(江寧005號寶寶屋)是一間坐落于小區中的“寶寶屋”,居民們足不出小區就可以隨手“寄”娃,真正實現了“家門口的寶寶屋”。

街道方面介紹,兩室一廳“中式傳統文化”元素的環境創設,能夠讓寶寶置身于“家”一般熟悉的家庭環境,浸潤于傳統文化教養中。同時,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嘗試將更多的自我服務權還給孩子。

未來,寶寶們可以在“小廚房”里扮家家燒飯、打掃、做家務;也可以在“小臥室”里裝扮自己、整理衣物:而“客廳”不僅是孩子們的“玩樂區”,也是家長們科學育兒的“交流地”。

據悉,蔣家巷社區寶寶屋目前正在推進建設中,將于近期和社區居民見面,而在今年,街道轄區內共將完成6家社區寶寶屋的布局,為社區居民孩子們的臨時看護、育兒指導提供更多的便捷。

“家門口的寶寶屋不僅是開給孩子的,還是開給家長的。不僅為寶寶們提供每年12次免費托育服務,同時,為家長們提供每年免費12次科學育兒指導。”江寧路街道辦事處主任余文君表示。

靜安區社區寶寶屋2.0版建設啟動

今年將完成中心城區寶寶屋100%全覆蓋

“江寧路街道已率先在全市完成常住人口15%社區托額的托育服務圈覆蓋。目前,靜安已建成7個社區寶寶屋。今年,靜安區將完成中心城區社區寶寶屋100%全覆蓋。” 靜安區教育局副局長孫忠表示,在前期探索實踐的基礎上,著眼于1—3歲年齡段的特點以及父母在教養方面的個性化需求,靜安區進一步升級、建設社區寶寶屋2.0版。

當天,靜安區社區寶寶屋2.0版建設在江寧正式啟動。此前,江寧路街道率先在全市建設嵌入式、標準化的社區“寶寶屋”,并作為“復制樣本”,為其他街鎮提供了開設“寶寶屋”提供借鑒。全區居民區、商場、園區等“寶寶屋”陸續建成。

據介紹,社區寶寶屋2.0版旨在從專業上、隊伍上、機制上等三方面進行提升:專業上,根據嬰幼兒發展中的個性需求,開出一批有特色的寶寶屋,讓老師更專業,讓家長懂專業,為寶寶的全面、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隊伍上,組建1-3歲嬰幼兒教養方式聯盟,研發從業人員培訓課程,為區域內從業人員培訓提供專業支持,首期培訓班也于同日正式開班,未來將開展一系列研究,實現區域從業人員培訓全覆蓋。機制上,靜安區教育局將牽頭衛生、公安、消防等部門,共同研制社區“寶寶屋”運營規范標準,實現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監管,確保安全運行。

據悉,靜安區已把社區“寶寶屋”建設列入2023年實事項目,各街鎮同步規劃開設更多社區托育服務設施,實現社區“寶寶屋”14個街道(鎮)全覆蓋,踐行“人民城市”理念,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不斷提升居民幸福感與獲得感。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